這一年來,黑海城的變化,所有人都看在眼中,可直到今日,許多人也依舊不清楚當初蘇布為何卸去城主一職,但他們聽說,這一切似乎與無名神醫有關,至於真假,卻是無從考證。
但不管怎麼樣,黑海城出現如此變化,獲益最大的還是城內的百姓,這種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是多少人的嚮往,自然也就沒有人出來搗亂。
當然,這並不是說以後就會天下太平,暴風雨在來臨之前,往往都很安靜,隱藏在暗中的問題,還需要人來處理,想要一方百姓安居樂業,也絕非朝夕之事。
不過,現在的山海,較之當年卻是要好了不少,家中有存糧,孩子有書讀,若是不遇天災,近十年內,想必不會再發生大事,一時間,所有人的臉龐上,皆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望著那些凡人臉上的笑容,在黑海城的華羲,也是感到了一絲心安,年少時的夢,終於在今日實現,即便只是一個雛形,但他能做的,也只有播下一粒種子,至於這粒種子能否成長為參天大樹,便不是他所能決定。
華羲心中知道,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夏王朝會覆滅,但分合有數,並非人力所能改變,若是真有那麼一天,他也並不會干涉。
而這,同樣是道。
並不是說他是這個王朝的主人,就必須要保這王朝千秋萬世,若是後人無德,自然會有賢德之人取而代之。
這種事情,本就暗含大道至理,若是連這些都看不透,又何談追尋大道,羽化成仙。
華羲隱隱的有種預感,距離自己化虛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時間飛逝,一年又一年,彈指之間,三年過去。
這三年中,華羲一直待在黑海城,而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黑海城已然成為山海有名的大城之一,城主蘇布更是成為海域十三城的總城主,管理著方圓千里的土地以及數千萬人口。
至於華羲,原本想辭去名譽副城主一職,但在蘇布的多次請求下,還是選擇了擔任。
當然,他這個副城主,並沒有什麼事可做,依舊像往常那般,凌晨天矇矇亮時,便推個小車出門,然後尋得一處背風的牆角,取出前一天夜裡煉製的丹丸,雖然他擺攤的地方比較偏僻,但卻成為了人氣最旺盛的地方。
甚至,就連附近幾個城市的人,都是慕名而來,不求能購得一枚丹藥,只求見見神醫的尊容。
對此,華羲也是略感無奈,雖說他不喜歡太過嘈雜的環境,但這種熱鬧的氣氛,他也並不反感。
而他售賣的丹藥,並沒有固定的價格,前來購買的人,無論出什麼價錢,都能夠將其得到,至於裝錢的匣子,就是一個極為簡陋的木盒,也並沒有上鎖,夜裡就隨意扔在院子裡,因此也引來了不少偷偷摸摸的人。
對於這些闖入自己家中的人,華羲似乎並未察覺,任由他們取走匣子裡的財物,漸漸的,這些竊賊的做法,引來了城內很多人的不滿,最後他們自行組織,將其五花大綁捉拿歸案。
由於華羲是副城主,其實可以搬到城主府內居住,即便不願意,也可以叫幾個護衛看守,可他只是淡淡一笑,“都拿走,自然也就沒人來了,我一個人也用不了那麼多錢,或許人家真有急用。”
聽到華羲這番話,眾人皆是為他抱不平,不管怎麼樣,這錢都是他辛苦掙來的,別人即便再有急用,可以前來借用,也不能用這種卑劣的手段吧。
但他們不知道,在華羲眼中,這些凡間的財物,對他完全沒有任何價值,對於外面的那些說法,也就是一笑而過。
華羲這麼做,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感悟腳下的路,既然叫做“人間道。”那麼,凡人心中的真實想法,其實就是道。
這,便是從陰陽歸為混沌,最後將會達到一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而從偷取財物一事,其實就能看出很多道理,那些闖入自己家中的人,也不乏有他救過的人,可他們非但不感激,反而心生歹意,以小見大,實則就是人心難以滿足。
僅從這一點,這種人當真是罪不可恕,處以極刑也難解心中之恨,但換個角度來看,貪婪本就是人的本性,若是追尋本源,實則還是一種道,也正是這些人的存在,方才有了天下。
所以,在看待這種問題時,華羲不僅是從橫向觀察,更會從縱向分析,所謂,縱橫之術!
修道之人,尋找的就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當達到一種,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時,道,自然就在手中。
人,本源於先天之精,而生於後天五穀,人的種種慾望,本是無形之物,但這些無形的慾望,卻組成了有形的肉身,兩者相依相存,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