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月的零星交火皇軍傷亡達到四萬只巨?其中陣亡達到兩萬!”
“敵人對皇軍展開了大量的炮擊游擊戰,四個月至少發射了超過三百萬枚120迫擊炮炮彈”
大將仔仔細細的將報告中的數字提煉出來,眼角跳動,一時間不知道該說啥,該怎麼發火。
如今第二批兩百萬陸軍已經全數抵達民國,所以,當下帝國在外有著四百多萬的陸軍,除去三十多萬精銳在東北防備那隻熊,還有在南洋作戰的幾十萬。
在民國佔領區,有三百七十萬大軍,這幾個月就損失了超過百分之一,而且還是沒有發生大戰的情況。
“看來,要儘快解決此事了”
大將眼睛微微一眯,視野看向後方掛著的地圖,地圖上,牛崖谷三個大字標的明晃晃。
敵人有大量輕炮兵火力,而那種優秀的120迫擊炮也算重炮,雖然精度比不上身管炮。但是數量能彌補一切,好在帝國還有150重炮,還有240重炮。
只要數量足夠,就能夠完美的壓制這種射程較短的炮,而且帝國還有空軍,雖然一千米一下很危險,但是隻要將投彈高度控制在一千米之上,就很安全。
大將眯著眼睛,準備著作戰計劃。
在等三個月吧···大將想著,三個月之後華北方面軍就能累積到五百門150大炮了。以及數萬噸炮彈,足夠壓制敵人的迫擊炮群了,還有飛機和航空炸彈,也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
······
119師第七工廠的後方,這裡是一處人口開闊出來的平地,遠處則是密集的山林。
靠著望遠鏡眺望遠處,能發現遠處勉強擴充套件出來了一條筆直的空曠地帶,一面面棋子呈直線插在這片空曠地帶上,旗子上,寫著從一到十五的數字。
在距離平地左側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是一座山,這裡是附近最高的山峰,峰頂立著一座臨時搭建的房屋,平地上的眾人可以清晰的看到,房屋前的檯面上,擺放著一座體型龐大的炮擊觀瞄器。
一段時間之後,幾輛大輪胎拖拉機牽引著十門第七工廠自產的105口徑大炮走了過來。
“開穩一點,開穩一點”
隊伍的最前方,負責此次最終測試的軍官很激動,因為這是105口徑榴彈炮入伍前最後一次測試,今天之後,這門國產的身管重炮將部署在部隊中去。
而且,如今生產線已經建立,尤其是在新抵達的機械裝置除錯完備之後,第七工廠已經能達到每月一百門的產能,一個月就能裝備一個滿裝的團還多。
三營九連標準配置下的一千八百餘人的炮兵團,每個團大約54門105口徑榴彈炮炮,再加上備用火炮等,每個團也就六十門大炮。
至於炮彈生產線,更是趨近設計極限,每日八千發炮彈的產能,足以供應十個團的消耗,而且,第二個炮彈工廠正在建設中。
“這個105火炮技術水準是真的高”
負責接收的119師最新組建的重炮炮兵團團長看著手裡的資料,語氣驚歎。
105口徑的大炮是如今世界上最佳口徑的支援火炮,在各國中都有大量裝備,鬼子這種口徑的火炮也是裝備的最多的,只不過嘛,這種火炮無法壓制大量裝備的120迫擊炮,所以最近該大量裝備150大炮了。
“嗯,技術水準很高”
他身旁的技術專家也是點了點頭,一臉贊同。
標準榴彈射程12.5公里,射速六枚每分鐘,重量2噸,炮管壽命5000枚,這個資料已經超越國外的現役火炮了,而且還有一種最新的底凹彈,射程能夠達到十五公里,至於精度,十公里左右精度極高。
是一個完美的火炮,無論是精度還是射程,抑或者反應部署速度。
很快,來自各個部隊組建的精銳部隊就完成了跑位的構築和大炮的假設,因為有著預先構築的掩體,所以整體耗時五分鐘不到。
這也就表明,在戰爭中,跑位可以在五分鐘之內完成轉移,以105口徑大炮的射程,十公里遠距離炮擊,五分鐘的緊急轉移時間,和鬼子炮擊戰的時候,完全不用慫。
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