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雖然點頭答應林貴妃,但是讓他真的行動的時候,他又躊躇起來。
那邊太后娘娘給林貴妃這麼一提醒,看了一下刻漏,再看了看神情淡然的喝茶吃點心的雲拂曉,她沉吟了一下,點點頭,她站了起來,“哀家去誦經了,詣兒你快要上課了,郭嬤嬤送大皇子過去。你留下陪陪雲妃。”
太后最後那一句已經轉臉看著林貴妃,可見是對著林貴妃說的。
林貴妃溫柔的笑著,“臣妾先送母后過去,再過來。雲妹妹不會介意吧?”
林貴妃這話說的很有水平,如果雲拂曉說介意,那就是對太后娘娘不敬。
如果雲拂曉說不介意,那又會給太后娘娘留下一個阿諛奉承的印象。
不管雲拂曉怎麼回答,都不會有好的印象。
這根本就是林貴妃的一個陷阱。
不過雲拂曉是什麼人呢,雲拂曉前世可不是白活的,只見雲拂曉早就在太后娘娘吩咐的時候就站了起來,聽到林貴妃的話之後,她以更加溫和的笑容看著太后,她屈了屈膝,“稟太后娘娘,這段時間臣妾在宮裡休養,無事的時候也誦誦經,不過臣妾那裡沒有佛堂,臣妾現在想借借娘娘的佛堂,誦上一段經文,為父母求佛不知道行不行?”
“哦,你看什麼經文?”太后娘娘好奇的問道。
“回太后娘娘,臣妾誦的是,‘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正好讀到‘佛告阿難:我觀眾生,雖紹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孃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義,無有仁慈,不孝不順。阿孃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不知道臣妾有沒有記錯。”雲拂曉的神情很溫和從容,不過在唸經文的時候,不知不自覺的露出虔誠神情。
那神情那態度實實在在的顯示出雲拂曉不是在假裝,而是真的在誦經,看著她的模樣,太后娘娘在心裡非常的相信她是真心真意是在誦‘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這經文不是像“大般若經、心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這些平常人常用的,如果不是真心去誦,去記,她怎麼可能隨便念出來呢。
林貴妃的心咯噔一下,這個雲拂曉看來是有所準備而來,她一定要拆穿她。
她可不相信她一個嬌生慣養的姑娘會去唸這些極其難念難懂的經文。
林貴妃向同樣站在旁邊的大皇子使了一個眼色,那大皇子立即裝出好學的模樣,仰著俊秀的小臉蛋望著雲拂曉,“雲妃娘娘好,您剛剛唸的那段經文是什麼意思?能解釋我聽聽嗎?我覺得這個好有感觸,但是又不明白。”
“這段經文的意思是,佛陀又告訴阿難尊者說:“我觀察到很多眾生,雖然傳承了做為人子的品格,良心善行卻受愚痴矇蔽,不思念父母爹孃,於生育兒女有大恩德,不產生恭敬父母的心,忘了父母的恩德又違背了人子的道義,沒有仁愛慈悲的心腸,忤逆不孝不順從父母。做母親的阿孃懷孕生子,在十個月懷胎的期間中,起立坐下都感到不安,像擎負著重擔,三餐飲食也吃不下,就像患了長期疾病的人。這經文後面還有好長,不過這個經文大殿下真的要好好學習一下,以後要記得對你的母妃好些哦。”雲拂曉很溫柔的解釋,她非常溫柔的摸了摸大皇子的頭。
那母愛煥發的淋漓盡致的模樣讓太后娘娘深有感觸,她幾不可見的點點頭,真看不出這個雲拂曉竟然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太后娘娘心中給雲拂曉的打分,因為這個又長了幾分。
太后娘娘臉上的神情雖然沒有變多少,但是那眼眸中的溫柔卻藏不住。
給林貴妃看的一清二楚,而這些目光從來在她以外的任何一個嬪妃身上看過。
太后娘娘的心她用了好幾年才捂熱,才能讓她看她的眼神露出一抹溫柔。
而這個雲拂曉不過唸了幾句經文就得到,她能不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