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二月十二才是百花的生日,也是人們俗稱的“花朝”,但是每一個月分別也有各自的花神,之所以宮裡會在五月請花神。
那是因為五月的花神是石榴,古人視石榴為吉祥物,多子多福的象徵。
因為石榴有“千房同膜,千子如一”的說法,而後、宮的女子那一個不想一舉得男,母憑子貴呢。
所以不管有沒有被寵幸,到了五月都會來請花神。
宮裡可以不做二月十二的花朝節,但是不能不做五月的請石榴花神節。
所以這天御花園是前所未有的熱鬧,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嬪妃,和穿紅著綠的宮女穿梭其中,各式各樣的花樹上,枝頭上,枝葉間都掛上綵帶,綵帶上有些還掛上紙條,或者掛上一些平常能見到的荷包,荷包裡面寫了所求的東西,不外乎一舉得男,或者生下一位姑娘也是好事。
不過求的最多的還是得到皇上的寵幸。
原本雲拂曉是不想出粹玉軒的。
因為她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人多的地方,事故也多。
但是後來傳來訊息,太后娘娘也出宮了,往御花園而去。
得到訊息的華宸妃立即佈置起來,先是在御花園一處六角涼亭放上幾塊冰斧,涼亭中的石桌鋪上一塊好看的桌布,各式點心水果糖水都擺在上頭。
就連那石頭做的圓凳子也鋪上軟墊,軟墊上再鋪上小塊小塊竹子串成的竹墊。
竹墊的竹子打磨的非常圓滑,還上了透明的漆油,不至於勾起坐在上面的人的衣裙的絲線。
華宸妃才佈置完畢,大皇子南宮詣已經陪同太后娘娘來到御花園。
華宸妃遠遠看見,率領一眾聞訊趕來等候的嬪妃迎了上去,一番請安之後,陪著太后娘娘在花叢間慢慢逛了一會,還特意請太后娘娘掛了一個綵帶,不過太后娘娘祈求的可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當然了,還少不了她可愛的孫子孫女,越多越好。
太陽底下,太后娘娘就算有人一直打傘扇風的,走了一會還是覺得身上黏黏的,還有點出汗,她才掏出帕子擦了擦,華宸妃就上前勸道,“太后娘娘,現在日頭正猛,不易多加走動,臣妾在涼亭那邊備了冰鎮過的糖水和水果,娘娘不如過去歇歇腳,喝點水。”
“好,你有心了。”太后娘娘聞言非常歡喜,一點不吝嗇的表揚華宸妃,一行人就往涼亭走去。
涼亭不大,中間坐了太后娘娘和大皇子南宮詣,還有華宸妃在旁侍候,再加上幾個扇風的宮人,已經把涼亭塞的滿滿的了,再也站不下其他的嬪妃。
那些嬪妃沒有辦法只能在涼亭旁邊找了陰涼的地方歇腳。
有些機靈聰明的,準備了一些點心糖水什麼的,藉著向太后娘娘進獻得以和太后娘娘說上幾句話,在太后娘娘面前露了臉。
周靈一早就帶著青衣宮女趕到,奈何因為身份低下,不用說出現在太后娘娘跟前,就連靠近也靠近不了,只能遠遠的跟在後頭。
現在太后娘娘停下歇腳,其他嬪妃也各自找了位置歇息,涼亭外反而空了很多地方出來。
不過那些地方都是日頭直射的地方,不用說歇腳,就是站上一會,整個人就像從水裡出來一般,如何能站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