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四、士族與寒門

只聽母親嘆息道:“若實在沒辦法,只好去求錢唐丁氏了,總不能讓來福一家流落出去。”

錢唐丁氏便是宗之和潤兒的母家,錢唐丁氏自以為是三等士族,看不起寒門庶族,當初把丁幼微嫁與陳慶之,一是因為陳慶之的父親陳肅時任吳興郡郡丞;二是陳慶之人品俊逸,才華不凡,吳興郡太守兼大中正陸納按九品中正制把陳慶之評為第七品——

九品中正制是魏文帝曹丕在尚書令陳群的建議下制定的選拔官吏的依據,其標準有三:家世、道德和才能,共分九品,第一品是聖人,因為在世之人沒有誰敢自居第一品,所以第二品就是最高品,三品以下都是下品。

家世一般只論郡望和父祖官爵,錢唐陳氏祖籍穎川,郡望是很顯赫,但自從避黃巾之亂遷居吳興郡錢唐縣以來,三代都只是下品官吏、無權無勢,以至於在東晉譜諜排名中被排除在士族之外,只算是庶族小地主,兩晉最重門閥家世,所以陳慶之雖然道德、才能都出類拔萃,但因為家世寒微,被評為第七品已經是極限。

當年推出九品中正制籠絡士族的魏國尚書令陳群就出自穎川陳氏,沒想到他的後輩子孫反倒被排除在士族之外,可嘆!

因為吳興郡太守陸納的賞識,陳慶之名聲大振,既然被評為鄉品第七,以後做七品以下的官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丁氏族長就是看中陳慶之這一點,又因為丁氏與陳氏都信奉天師道,所以一時心動才把錢唐有名的美人丁幼微嫁給陳慶之,畢竟庶族做到高官的雖然極少,但也不是沒有,大司馬陶侃也是出身寒門呢。

但丁氏家族很快就後悔了,高門士族與庶族寒門的婚姻是很丟臉的事,丁氏在錢唐縣、吳興郡名望大跌,可丁幼微已經嫁出去,覆水難收,無法挽回了,而且丁幼微與陳慶之伉儷情深,也勸不到她離婚。

不幸的是,陳慶之在三年前任職海虞縣長之時扔下妻子兒女撒手塵寰,年僅二十六歲,丁氏族人當即把丁幼微接回錢唐,那年丁幼微才二十三歲,雖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但美貌依舊,楚楚動人,丁氏族人想讓丁幼微改嫁,想撇清陳氏這門婚姻——

魏晉以來,因為戰亂,丁壯死亡極多,為了增加人口,禮法讓位於國家生存,寡婦改嫁是很平常的事,不會受人詬病,皇室公主還改嫁呢,但丁幼微寧死不嫁,而丁氏一族想高攀別計程車族又攀不上,低於他們的又不屑,所以丁幼微就一直在母家寡居,丁氏族人只同意每年四月讓她見見兒女,不是回陳家塢,而是派人把宗之和潤兒悄悄接到錢唐,在丁府住幾日就送回。

……

陳母李氏問:“醜兒,月底要送宗之和潤兒去縣上與其母相聚,你要不要一道去?”

陳操之道:“孩兒當然要去,除了照顧宗之和潤兒,孩兒也想長點見識。”

陳母李氏見陳操之答應得爽快,微感詫異,說道:“醜兒,你不擔心丁家人輕視你?”前年陳操之去過一趟錢唐丁府,回來後很生氣,說再也不去丁府了。

陳操之微笑道:“娘,我是帶侄兒、侄女去看望嫂子的,只要嫂子對我們好就行,至於其他人的臉色,何必在意!”

陳母李氏大為寬慰:“我家醜兒真的長大了,灑脫似你兄長。”又輕嘆一聲:“唉,你那嫂子的確是好嫂子啊!可惜慶之命薄——”

陳操之道:“嫂子既不願改嫁,我這次去就想辦法把嫂子接回來,既可照顧宗之、潤兒,也可與娘為伴,娘說這樣可好?”

陳母李氏搖頭道:“丁氏族人不肯放幼微回來的,醜兒你切勿與他們爭執,咱們陳氏爭不過他們丁氏的,你萬萬不可逞少年意氣,聽到沒有?”

陳操之答應道:“孩兒知道了,孩兒不會讓娘擔心的。”心道:“在東晉混,這家世出身很重要啊,我記得有句話叫‘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我陳操之現在是出身寒門,這不是讓我處處低人幾等嗎?”

……

夜已深,陳操之睡不著,他在臥室左側的書房瀏覽書卷,把馬融註釋的《論語》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現在置身千年前,對這部儒家經典別有一種奇妙領悟,他知道東晉有“貧學儒,貴學玄”的說法,儒是孔孟、玄是老莊,他現在是寒門庶人,自然要精通儒家一到兩部經典,而且要在縣、郡、甚至州上博取很好的名聲,這樣才可以被負責九品選拔制的大中正賞識,才能象兄長陳慶之那樣進入九品之列,得到下品官職——

良好的聲譽非常重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好名聲呢?魏晉人不怎麼欣賞那種循規蹈矩的老實人,《世說新語》裡記載的都是曠達雋永、特立獨行的名士風liu。

陳操之慢慢地研墨,然後執一管簪筆,在一方左伯紙上練習書法,東晉人對書法極其熱愛,王羲之、謝安的書法為他們的人格增添了極大的魅力,可以說要想在東晉出人頭地,寫不出一手好字就免談。

少年原先習慣左手執筆,臨摹的是漢末三國的大書法家鍾繇的最知名法貼《宣示表》,少年很勤奮,小楷頗得《宣示表》的形似。

陳操之前身也喜愛書法,最欣賞的書法家是歐陽詢,大學期間他曾三年如一日每日早起臨摹三遍歐陽詢的《張翰思鱸貼》,略具其神韻,至於鍾繇的《宣示表》他也臨摹過,真跡那時已失傳,流傳下來的是王羲之臨摹的刻本,而現在案上這卷摹本是兄長陳慶之在吳縣陸納府上珍藏的陸機臨摹的《宣示表》基礎上轉摹的,這就好比道聽途說,難免失真。

世傳鍾繇得到蔡邕的書法秘決後書法大進,而後傳之於衛夫人,衛夫人傳於王羲之,王羲之是東晉乃至後世千年名氣最大的書法家,出身於琅琊王氏這樣的頂級門閥,是超級大名士,因此,臨摹鍾繇的《宣示表》正可以溯本正源,深入領悟王羲之書法的精髓。

陳操之拿定主意,楷書就從鍾繇《宣示表》入手,行書借鑑歐陽詢的《張翰思鱸貼》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還有,他想練就左右手皆可執筆書寫的絕技,要想在東晉出名,就一定要出奇、出新,那麼以後就左手練習楷體《宣示表》、右手練習行書《張翰思鱸貼》吧。

這個雨夜陳操之在想:“我有穿越者的前瞻優勢,我能寫清新可喜的散文,我的繪畫技法領先當代,圍棋有業餘強三段的實力,而且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可謂見多識廣,最重要的是我現在才十五歲,我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玄學、儒學、書法、音樂,我都可以學,不信學不精,當然,我不能皓首窮經一直學習下去,時不我待,出名要趁早啊。”

————————————

新書期間,求推薦票支援,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