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寒士卷一玄心
操之坐到畫案前。祝英臺與祝英亭兄弟二人一左一於畫案兩端。一品沉香襲人。陳操之提起筆又放下。搖頭笑道:“賢昆仲這樣盯著。我真是無從落。”
祝英臺微道:“馬迎面大風摧樹。猶自神變。此之謂名士風度。我兄弟只是上看你作畫。你就心神不寧無從下筆。這等修心養性功夫還欠磨礪吧。”
陳操之笑問:“設某日你行於路上。不慎被那駕車的魯西牛一頭撞到溪裡去。你從溪裡掙扎爬起。泥水淋漓。那時還有名士風度嗎?”
祝英臺細長清亮的眼睛凝視著陳操之。徐徐問:“子重兄要驅牛撞我?”
陳操之微笑道:“豈敢。假設爾。”
祝英臺道:“若以設論事。則俗不可耐矣。嘗聞會稽謝氏安石公與孫綽孫興公等泛海。風起浪湧。諸人並懼。唯安石公吟嘯自若。舟子見安石公未令歸舟。不敢返航。船去不止。風浪轉急。安石公乃徐徐“如此將何歸邪?舟子承言即。眾人皆服安石公雅量——若依子重兄假設。風摧舟沉。命既不存。又何談雅量!子重兄平素都是這樣論事的嗎?”
這個祝英臺鋒太犀利。要辯起來又沒完沒了。陳操之淡淡道:“流傳開來的是雅量。未流傳開來的是遇難。如此而。”
祝英臺眉毛一挑。還再辯。陳之道:“要辯清談。改日”提起筆來。祝英臺便不再作聲。
祝英亭不想看陳操之畫。氣惱的起身出了草堂。見陳操之的兩個僕人一個坐在簷下做木匠活。另一個舉著根六尺齊眉棍在不遠處“霍的舞弄。舞的性起突然一棒打在溪邊一株桃樹幹上。“嚓”的一聲齊眉棍斷折。還好株桃樹年深日久。枝幹粗壯。沒被攔腰打斷。但那一樹盛開的桃。一時間全落盡了。一半落在岸上一半零落到溪中順水漂去——
舞棒的少年吐了吐頭。將折了齊眉棍也丟進溪裡。走回來了。
祝英亭心道:“這少年好大的力氣。”簷下站一會。又進去看陳操之作畫。
陳這時已經靜下心。旁若無人。專心作畫。他先畫那片桃林。用的是這個時代沒有的小寫意點染法落筆成形。不能更改。透過墨彩的乾溼濃變化筆法的剛柔輕重挫。表現桃花的形態和質感。這種點染法對作畫者的畫技修養要求很高不是胸有成竹者難以落筆。要求意在筆先。氣勢連貫。前世陳操之學吳冠中那種蘊含中國古典審美的西洋景畫時運用這種點染法。這幾日早起登山觀覽桃林全景。閉上眼睛。就是粉紅一片所以現在畫來真謂是落筆如飛如有神助——
祝英臺瞧的有點呆這種畫法他真是聞所未聞。用這種畫法來畫遠景的桃花林似乎頗為適合只半個多時辰。一片緣溪生長的桃林豔色灼灼出現在畫卷上。用色大膽奔放。似有桃色的霧從畫卷上升起。
陳操之將筆擱在他來德削制的小筆架上。搓了手。側頭看了祝英臺一眼。說道:“今日就畫到這裡了。有賢昆仲在邊上盯著。我是一絲不敢懈怠。感覺好苦。”
祝氏兄弟都不說話。盯著這幅尚未畫成只有桃花灼灼的《碧溪桃花圖》。半晌。祝英臺道:“我見過衛協顧*之的畫。似乎沒有這種技法啊。”
陳操之含笑不語。
祝英臺道:“子重兄畫的這片桃林。果然有我之處。今天真是開了眼界。原來世間還有這等畫法!”
陳操之道:“嘗試而已。”
桃林小築外喧鬧起來。劉尚值春秋從城裡回來了。
祝氏兄弟起身告辭。英臺道:“今夜想與子重兄手談一局。可肯賞光?”
陳操之道:“怕獨自行夜路。”
祝英臺笑道:“子重兄是這樣無雅量的人嗎?”走到劉尚值丁春秋二人身前。鄭重邀請二人去弈棋。然後才與弟弟祝英臺一道離去。
陳操之見那幅《松下對弈圖》還留在案上。命冉盛追上送還。
冉盛很快回來了。畫卷依舊在手。說道:“那位祝郎君說這畫本就是畫了送給小郎君的。不用還。”
方才祝英臺彬彬有禮的邀劉尚值和丁春秋夜間去弈棋。弄的劉尚值和丁春秋二人面面相覷。到現在才回神來。丁春秋奇道:“這個祝英臺如何轉性變的有禮了?”
劉尚值道:“定是子重把他給折服了。傲氣全無了。”
陳操之笑道:“哪折服的了他。你們來看這祝臺的畫。遠在我之*。”
劉尚值丁春秋看了《松下對弈圖》。讚歎不已。這個祝英臺真是讓人又妒忌又佩服啊。
丁道:“玄談。法繪畫。這個祝英臺都稱的上是上品。現在只有
圍棋佔了祝氏兄弟的上風。祝英臺今夜邀我三人再自然是想贏回來。然後盡情嘲笑我等。依我之見。子重此後再不與他二人對。如此。祝氏兄弟贏不回來。必耿耿於懷遺憾終。哈哈。”
劉尚值大笑:“那祝英臺心高氣傲。不讓回去。他真是寢食不安的。不過最好是子重擊敗他一回。然後不與他下。死祝氏兄弟。”
陳操之笑道:“若敗給祝英臺。祝英臺再不與我復仇的機會。那我豈不也要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