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卷三 妙賞 三十二、認錯人

陳操之站起身,朝山道上望。新安郡主已經不見,山下人群一分為二,郗、高崧並未回建康探望皇帝病情,依舊去姑孰,送行的百官則紛紛回城。

陳操之真是啼笑皆非,方才他在為王獻之擔心,同情王獻之為抗拒新安郡主的婚事而自殘雙足、憐惜郗道茂被逼離開烏衣巷的悽慘和孤苦。萬萬沒想到司馬道福矛頭一轉衝著他來了,“你等著,我必嫁你!”這是什麼話,這語氣簡直是尋仇啊,好似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陳操之心道:“真是豈有此理,難道我要代王獻之遭罪?我雖不忍王獻之被逼與郗道茂離婚,但也絕沒有崇高到到捨身相代,這司馬道福想幹什麼,以後逼我與葳蕤離婚娶她。絕無可能,我不是軟弱的王獻之。王獻之與郗道茂離婚既是皇室的壓力,也有家族內部的壓力,郗道茂父母雙亡,郗**後郗氏衰微,疼愛她的姑母郗璇也已去世,郗道茂只有被逼離開,但我與葳蕤不同。6氏乃江東氏族,在江東的勢力非郗氏可比,我也絕不會有來自家族的壓力,至於新安郡主想要成為新安公主,那也得等她父親司馬昱當上皇帝才行,還有,只要桓濟不與長兄桓熙合謀妄圖除掉其叔桓衝,桓濟就不會被流放長沙,新安公主也就沒有理由和桓濟離婚,因為桓溫去世後的二十多年,桓氏勢力依然強大——”又想:“可我現在尚未與葳蕤成婚,三年之期,任重道遠,莫不要桓濟急不可耐要除掉他叔父桓衝。早早的就流放,然後新安郡主離婚。而我尚未婚,6始堅決不肯讓葳蕤嫁我,會稽王司馬昱反倒是說過‘本王若還有適齡女也想納操之為婿’這樣的話,若司馬道福離婚後一意要嫁我,那真會成為我的大麻煩!”

王獻之見陳操之蹙眉思索,便安慰道:“子重兄也莫煩心,新安郡主言語無忌建康知名,她已嫁了桓仲道,如何還能嫁你,說笑而已。”

陳操之真是有苦說不出,現在反倒要王獻之來安慰他了,世事難料啊,熟讀《世說新語》又如何。誰會想到新安郡主矛頭會轉向!

陳操之笑了笑,說道:“新安郡主可能是認錯人了。”

王獻之一愕,問:“錯認誰了?”

陳操之不答,說道:“子敬兄,令尊逸少公蘭亭詩云‘仰觀碧天際。俯瞰淥水濱。廖闕無涯關,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真佳句也,在下時時吟誦。”在心裡對自己說:“陳操之,時不我待,你要更加努力啊。”

陳操之回到顧府,顧愷之已開始畫《江東三俊圖》,現在顧榮、6機、6雲的畫像都有了,顧愷之熟習揣摩,要畫出人物的神韻。

傍晚時,顧憫之從臺城回府。說皇帝司馬丕昏憒不能視事,百官才、奏請崇德太后褚蒜子再次臨朝攝政。

次日是清明節,陳操之與三兄陳尚一早帶著小嬋和冉盛等人出清溪門,向南遙祭錢塘陳氏先祖,小嬋、冉盛等人都是恭恭敬敬祭拜。

小嬋想起老祖母的慈愛,不知不覺間淚流滿面,說道:“操之小郎君。幼薇娘子和宗之、潤兒此時也一定在祭奠老祖母,掃墓、踏青,也會想到我們吧?”

陳操之向南遙望,雲山茫茫。思鄉思親之情濃郁,輕輕唸誦道:“——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經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冉盛問:“小郎君,我們何時回錢塘?”

陳操之默然半晌,答道:“不知。”

冉盛道:“我騎快馬,一日行三百里,五日就可到家。”

陳操之點頭道:“對了,我也要學著騎馬,琴棋書畫、儒道釋玄用功也夠久了,學會起碼也是實用的本事。”

冉盛喜道:“小郎君要學騎馬,我可以教你,若小郎君日後實在相念丁少祖母還有宗之小郎君、潤兒小娘子他們,我就陪小郎君騎馬一道回去探望,來回也就十日——”

陳尚笑道:“十六弟就想家了嗎?小盛說得輕鬆,建康、錢塘來回十日,你以為是急行軍啊,人和馬都吃不消的。”

冉盛道:“那最多半個月好吧。”

陳操之道:“小盛說得不錯。若是在想念親人了,我會不辭辛苦回鄉探望的,張季鷹雲‘人生貴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邀名爵乎!’為家族計,我與三兄不能不在外奔波,其實與親人團聚廝守,永不分離是我最盼望的。”

冉盛道:“可是小郎君若一直呆在陳家塢,我們就不會有那麼多田地、不會有蔭戶,也得不到明聖湖,小郎君也很難娶6小娘子過門啊。”

陳尚哈哈大笑道:“小盛倒是看得很清楚。”對陳操之道:“十六弟為何語現蕭索之意?那張翰思鱸,也是他四十歲之後的事,十六弟風華正茂,萬不可有招隱之意。”

陳操之微笑道:“三兄放心。我只是想念亡母和家鄉親人,偶有所感而已,以隱為榮、以退為進,最終其志也在廟堂,當此之世,豈能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