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清中的教練更換了戰術,讓蔣江去打大前,常城打小前,楊齊打控衛。
蔣江爭到一球,他並沒有立馬傳球,反而是自己帶到前場,給了常城一個眼神,常城迅速過來擋拆,楊齊找控衛,誰知道蔣江出手了,第一球便命中一記三分。
全場高呼,並不是因為蔣江,而是因為上來就殺了一記三分。
楊齊沒想太多,轉頭和蔣江擊了個掌,告訴他;“NICE”。
臺下的鹿湘摟著林琅,林琅依靠著蔣知夏,鹿湘在笑,林琅在瞥,蔣知夏在疑惑。而又一個男生卻咬了嘴唇。
六中轉頭進攻,文冉持球,蔣江積極盯防,奈何他比自己矮了一頭,有如艾弗森的感覺,突破禁區,上籃得分。
兩分不分上下,終於在第二節剩餘6分鐘的時候,徹底拉大差距。蔣江投入第六個三分,此時清中比分已經領先了13分,呼聲由楊齊逐漸伴隨著蔣江的每一記三分轉變成了蔣江,那刻場上的明星不是楊齊,而是蔣江,就像是一顆冉冉星光,在鹿湘的心中,是燈,閃耀的燈,在她最困難,最難過,最想要放棄的時候,的燈,那麼閃耀,片刻都散發著迷人的氣息。
第一場的比賽結束的很快,也是因為清中教練的決策,第一場讓清中很輕鬆的拿下來,而且是碾壓性的勝利,80:54,沒人會想到是這樣的分差,都一會蔣江和常城鄧若星不好配合楊齊他們三個,結果卻是三個高一的少年打得風生水起,很難想象,這樣的清中,殺進決賽,奪冠的機率還是超過半成的,果真蔣江說的那句話,他在盡力實現著,抬也要把清中抬進去決賽。
比賽結束,應該是為第一場勝利而高興,教練卻訓斥著蔣江;“第一球你雖然進了,但你知道自己打的什麼位置嗎?戰術呢?不跑戰術了?你就幹拔,還有常城,你也聽他的,要我這個教練有什麼用?”
楊齊勸著教練;“教練啊,這場都贏了,您別太擔心了,我們有信心贏下這場,況且相當於他搶了我的位置,我還沒說什麼呢。”
教練格外的愛楊齊,也是因為楊齊的一番話,教練決定重新部署戰術。
常城回家午休。
楊齊拉著蔣江去了校園內很少人的地方,買了瓶飲料,給蔣江遞過來,和他說;“蔣江啊,你打球打得很好,真的,我不在乎你剛才那球打的怎麼樣,那刻你就是明星,全場是聚焦於你的,所有的閃光燈,都在你身上,所以你一定要頂住壓力,別有任何失誤,你很像我,不,應該說是,咱們兩個的打球風格很相似,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蔣江看著楊齊,認真的聽著。
“有個男生,打球很好,很自傲,他不願分隊友球權,也是因為年輕嘛,教練也圍繞他打,隊友瘋狂給他開火權,每場下來,投的手都酸,也因為這樣,他每場都可以拿到35+後來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競賽,他根本沒想到比他打球好的還很多,於是他碰上了一位位強敵,也因為戰術原因,自己的球隊沒人分擔壓力,完全依靠自己把球隊帶進四強,其實很有機會進決賽了,四強晉級決賽最後一場,最後十秒,那個男生所在的學校落後兩分,僅差那一個三分,就能衝進決賽了,隊友拿到球權,剩最後三秒,就在三分線出手,全場寧靜,似乎等待那球的絕殺,可並不如人願,空了,那球被彈了出來,後來很長一段時間他都陷入了自責中,如果那球沒空,他能為球隊創造歷史,打進決賽。”楊齊說完,看像天上的雲,他還有好多好多的話想說,最後卻都統統用心講臺雲了。
蔣江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也知道他說的是誰。
“蔣江啊,我不在乎別人搶我位置,我想和你說,你怎麼打都可以,但我希望你用盡全力,我也希望我們能闖進決賽。”
蔣江思考了一會,沉默了一會,他知道他說過的話,無論如何,他一定要進決賽。
不一會,比賽開始,鄧若星,楊齊,蔣江,寧子欣,楊歌首發。
六中的陣容還是那樣,沒變。
清中的戰術重新部署,再一次回到多年前,就好像那個瘋狂出手的楊齊一樣。
瘋狂出手蔣江。
這回第一場六中爭到球權,第一投沒中,清中進攻,第一球楊歌出手,也沒中。
文冉依舊我行我素,打著自己的戰術,利用自己的速度,突破禁區得分。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打著打著,比分又拉大了。清中比分領先到了15分。六中的教練嘆了口氣,他知道這場比賽大機率是沒了,應該是止步於八強了,不過相對於以前的成績,至少是有進步了。清中的教練,咳了幾下,忽然自己笑了起來,或許他在蔣江的身上看見了某個人的影子吧,也沒什麼錯,誰讓他那麼閃耀,那麼發光呢?誰不會注意到他呢?
第二場結束了,最後的比分84:65
清中率先來到賽點,六中的球員落寞的走下臺,他們知道技不如人,也確實努力了。一個一個走下去,教練輕輕地拍著他們的頭,全部走完,跟在他們的後面鼓掌,併為他們加油打氣,告訴他們;“我們是什麼?我們去年的成績是十二啊!最後一名,今年呢?小組賽排第六晉級,我們雖然有可能是八強,但你們好像忘了,比賽還沒結束呢,對,他們拿到了賽點,可還有機會,你們憑什麼這個表情,難道輸了就是永遠輸了嗎?他們最好的成績也僅僅是四強,他們贏得了尊重,你們也需要尊重,因為我們輸的有尊嚴,我們拼盡全力和他們打了,最後一場,贏了,我們還保留機會,輸了,我們也不能徹底放棄,難道你們心甘情願嗎?不,我不甘心,所以,你們必須要努力,輸,我們也要笑著離場,就是技不如人!”
全場高呼蔣江的同時,沒人注意到休息室誰會接受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