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鎮城門洞開,李重身騎白鹿,率領三千鐵騎分成兩股,繞開甕城,賓士在原野上!
在錢晨壓制住對面的慕容垂後。
即便是經驗差一些的曹玄微,也知道將騎兵派出,遊走於戰場製造戰略空間。
龍城右側和後方的城門同樣開啟,近萬魔騎湧出,皆著皮甲,輕裝。
乃是魔軍之中的——射鵰手!
昔年仙漢之時,匈奴射鵰手的鼎鼎大名,便是中土老幼也知曉。
這等銳士本是匈奴人與北疆妖族廝殺,爭奪生存空間之時,因為北疆天禽妖部有金翅大鵬(鵬)、九霄金翎(雕)、雲裳雪歌(天鵝)、玉霄清唳(雁)四部。
此等妖禽出入雲端,在大草原上縱橫來去,襲擊人畜,更能尋蹤覓跡,襲殺匈奴北胡的小部落。
為北疆妖部壓制匈奴立下赫赫戰功。
因此能射落天禽妖部大妖的勇士,在匈奴便被稱為射鵰者。
其身佩匈奴傾盡一族之力打造的傳世神弓;戴太陽金精打造的金冠,由射落的大妖翎羽為箭。
無論在北疆妖部,還是在中土皆有不世之名。
便是昔年仙秦征服北疆之時,亦重其人!
這等射鵰手,皆是元神真仙一流。
仙漢之際,漢匈大戰之時,每一位皆是中土的大敵,其等箭術、修為皆為仙漢所重。
但三千年漢匈戰爭,流乾了匈奴人的血,致使漠南無王庭。
隨著仙漢軍力漸漸衰頹,即便是匈奴這等老對手,也只會衰微的更厲害。
而匈奴後期和北疆妖部媾和之後,供奉,祭拜金雕、天鵝、寒雁三族為圖騰。
天禽大妖襲擊匈奴人畜漸少,射鵰手漸漸也就成了匈奴射術精湛的勇士稱號了!
到了後來,匈奴南下,繼承仙漢道統。
南匈奴王子自稱: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應期,廓開大業;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昇平漢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威傾中外;中宗孝宣皇帝,搜揚俊義,多士盈朝……
匈奴捲入中土戰亂之後,十六國紛起,殺得元神凋零,大修如雨隕落。
到了如今,射鵰手已經不代表其他,只是胡人猶善騎射的輕騎之流。
兩方騎兵開始環繞戰場運動。
一方輕騎軟甲,往來如風;一方雖著重甲,但馬力非凡。
鮮卑人駐紮六鎮,端是將北地深厚的仙道積累,鍛造技術和鮮卑儲存的優良馬種結合起來,甚至尋到了昔年仙漢的‘天馬’遺種。
所培育的戰馬身具‘龍血’,尤為耐覆甲而戰!
此時雙方的馬速,居然相互接近。
李重敏銳的察覺到,自家胯下的白鹿懶洋洋的,顯然並未施展全力就已然能跑在最前面。
念及此處,他雙腿一夾以騎術調動胯下白鹿的氣血。
一瞬間,白鹿宛若脫兔,再快了六分!
他猶如一支離弦之箭,漸漸超過了眾人,朝著慕容魔騎貼近了過去。
後方的親兵,隨著陣法的微微變化,也知道了李重的意思,分成兩股,在李重身後繞行……
“騎只鹿就敢來!”
對面領軍的慕容盛見狀冷笑,也催動胯下戰馬超騎陣迎了上去!
他胯下的青鱗馬滿口利齒,每日要食七人,乃是鮮卑人牧母馬於天妖湖,給它們吃一種龍涎草,令母馬的體表散發催動龍種情慾的汗液,如此引誘北疆妖部中的天蟒妖部大妖從湖中鑽出,與母馬交配所產。
雖然每次馬群都會被大妖吞吃大半,但少量活下來的優良母馬便會誕下優秀的馬種。
如此一代一代改良血統。
雖然無六鎮元辰天馬,仙漢龍馬的真血,但也是極為優異的戰馬。
昔年十二元辰之中,馬祖盜走精元神藏,於是耐力最為綿長,承負能力也更為優異,善奔而走,遠超其他妖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