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什麼好處?”
這個問題……其實發生的很突然,要好處只是本能性的,這無關於什麼計劃策略,反倒是特魯曼先生的反問讓林奇一時間還沒有考慮到要什麼好處比較好。
要錢?
先不說國會方面會不會同意批一部分錢給林奇充當某種彌補,給多少就是一個問題。
給的少了顯得一切很兒戲,還不如不要。
給的多了,總統先生也未必會同意下來,甚至還會因此覺得林奇是一個格局很小,也很貪婪的人。
所以錢,不能要。
要地皮?
這看上去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可事實上也是最沒有價值的。
聯邦的土地都是私有制,換句話來說聯邦政府能夠給私人的土地,只有那些不屬於任何人的土地,像是市中心這裡的土地,根本就沒有可能會有人出手。
他們可以給林奇的,都是那些不值錢的土地,城市外的土地。
那些土地不僅不值錢,還需要承擔不同的工作崗位,還要交地產稅,說不上來這是賺了還是虧了。
有價值的土地才是土地,沒有價值的土地,那只是廢物!
免稅?
這或許是一個很實際的好處,但聯邦政府不可能批的太多。
免稅稅額給的太多了會有人有意見,如果有人再捅到了媒體上,社會輿論一炒作,很快一個權利勾結的故事就出現了。
很多人都會因此倒黴,包括林奇和特魯曼先生,那麼要什麼才是最好的呢?
林奇用他兩輩子的經驗,在思考了半分鐘後,給出了一個答案。
“我要一個牌照,保險行業的牌照。”
特魯曼先生沒有猶豫太久,“我會和總統先生談起這件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在聯邦開設保險公司其實並不需要牌照就能開設,保險公司實際上和其他的私營企業沒有任何的不同,只需要到社會服務局去註冊就行了。
但這裡面涉及到了一個資金監管的問題,通俗一點來說,沒牌照的保險公司就像是路邊站街的野雞。
你不知道她到底長什麼樣子,也不知道自己花了二十塊錢之後會得到怎樣的服務,也許整個體驗會非常的糟糕也說不定。
但有了牌照,那就說明這家公司受到了聯邦金管會的監管,是有保障的,大概就相當於高檔場所裡的高階應招。
你甚至能在叫她之前,透過畫冊觀看她的日常生活和素顏照,以及身體健康報告之類的細節問題。
並且如果因為應招過程出現什麼問題了,也相對的有保障。
當然,只是相對的。
每兩年聯邦都會把有牌照的保險公司做一個不計排名先後順序的排序,聽著好像有點拗口和前後矛盾,其實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