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的報告先遞交給了國防部,國防部自己拿不了主意,畢竟這種事情它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可以算是對外政策或者國際政策。
所以報告又轉交給總統先生和特魯曼先生,隨後三方一起開了一個會。
在這份報告中林奇很直白的表示,如果想要長期地把納加利爾作為聯邦發展的動力,就必須保證納加利爾的政權和社會在聯邦的可控制範圍內。
阿庫馬力短時間不能死,他的思想不僅能夠引導整個納加利爾走向穩定,也能讓全世界範圍內所有國家勢力,對一些突發情況都保持著較高的容忍能力!
當然,這不意味著阿庫馬力不能死,他不僅會死,也必須死。
就像聯邦政府擔心的那樣,隨著阿庫馬力的個人威望越來越高,他對整個納加利爾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都會越來越大。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他說的話,會凌駕於新聯邦政府的決策之上,這是絕對不允許的。
一旦民眾的意識開始真正的覺醒,他們要求進行民選公選,到時候阿庫馬力一旦成為了“第一人”,聯邦政府和聯合開發公司就會變得非常的尷尬。
而且,這是必然發展的趨勢,也是無法迴避的一個嚴肅問題。
聯邦總是說不會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那麼如果納加利爾的人民都站出來呼籲要進行人民公選,怎麼辦?
幫助當地政府鎮壓民眾?
聯邦一定會被國際社會猛烈的抨擊,吃相太難看了!
如果什麼都不做,他們就真的能選出一個大總統,或者其他什麼。
到了那個時候,怎麼辦?
插手就是干涉其他國家的內政,聯邦維持了這麼久的面子就會被自己摘下來摔在地上,摔得粉碎。
如果不插手,他們就會逐步喪失對納加利爾的控制。
並且這種對未來的猜測不需要多久就能應驗,三五年,或者稍微久一些。
當阿庫馬力征服了更多的當地人之後,他就能做到這一點!
真到了那一步,一切都無法挽回了,這也是聯邦政府對於除掉阿庫馬力很感興趣的原因。
只是林奇希望,阿庫馬力的死,能夠按照他的劇本那樣,讓他的死變得更……耀眼一些。
死亡,救贖,昇華!
如果連殺死了阿庫馬力的人,都能被阿庫馬力最後的“神性”所感染,那麼這不恰恰證明了他的思想的正確性嗎?
雖然他死了,但他的思想不會滅亡,甚至會一直存在並且成為主流。
再配合對納加利爾當地原始宗教的剿滅,半個世紀的安定,將會為聯邦提供難以想象的財富,以及穩定!
雖然計劃有點噁心,不過不管是總統先生還是特魯曼先生都很喜歡這個計劃。
對聯邦好的東西,他們沒有理由去反對。
甚至戰略情報局,也比計劃中稍微提前一些時候出來。
在官方一份保密檔案中,戰略情報局的工作不僅僅只是蒐集各國的情報那麼簡單。
還包括但不限於安插間諜竊取機密,策反敵對重要人員,破壞重要的建築設施,對關鍵人物進行刺殺等……
他們首先需要選出一個人手去做這些事情,想來想去,大王子就進入了他們的視線中。
“舊時代不甘的怒吼”,“激進的武鬥派代表”,諸如此類的稱呼能夠為他樹立一個鮮明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