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特別是期貨的現貨交易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相對不公平的。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普通人在金融交易所沒有開市之前,他們無法透過任何渠道買賣這些金融產品。
比如說……週六,以及週日。
那麼這裡就衍生出了一個問題,如果週六和週日不是交易日,交易所不開門,那麼是不是意味著全世界的交易都停滯了下來?
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種想法也是非常錯誤的。
這些交易不僅不會停下來,反而會因為某些因素變得更加頻發。
就比如說現在!
大量的礦主開始快速的出貨,他們意識到事情已經變得非常棘手了,所以他們也顧不上什麼二十塊錢不二十塊錢的事情,開始瘋狂地出貨。
北方白銀礦的存在和聯邦政府幹預,成為了可以摧毀任何防禦的長矛。
如果只有其中之一,就無法快速的對白銀市場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如果只有白銀,沒有國家政策干預,這對那些大投資者們來說價值不大,一些正在出貨的礦場可以完全停下來,縮緊市場的交易量。
同時北方銀礦從開採,提煉,運輸到銀礦石變成銀錠出現在交易市場或者銀行的保鮮庫中,需要的時間還是很長的。
並且誰都不能保證開採者就真的能夠如此順利的把銀礦開採出來。
那可是馬裡羅,為了錢,軍閥們什麼都願意做!
所以只有銀礦,對白銀市場構不成危險,它最多隻是一種遠期的影響因素,而不是現在的決定因素。
但如果只有政策呢?
或許會對白銀造成很大的打擊,但絕對不是毀滅性的。
原因也同樣的簡單,聯邦政策干預了白銀的價格,它一定會受到重挫,但它的效果也只有一次。
當聯邦使用了一次之後,以後的白銀政策對國際銀價的影響就會越來越小。
這就像是一種抗體機制,直到最終免疫為止。
而國際市場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切斷和聯邦有關係的白銀貿易,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體系,這樣聯邦的政策對國際白銀市場的影響就會越來越低。
到最後,還是需要市場本身來說話,也就是需要有足夠的現貨。
所以“現貨”和“政策”誰都不能缺少,少了誰,都無法起到如此有效的效果!
在金管會釋出會結束時,總統先生就讓人拔了電話線。
有很多人透過各種方式打電話進來,向他禮貌或者不禮貌的提出各種訴求,比如說要求他撤回金管會的公告,改變即將實施的那些事情。
也有人在嘗試著說服他,讓他不要和白銀聯盟作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