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的生活使人安於現狀。
舒適,不一定就是優渥的,只要讓人覺得舒服的環境,那就是舒適的生活。
就像是……冬天裡溫暖的被窩,夏天時一杯冰飲。
舒適的生活不一定需要住在別墅莊園裡,享受著許多人為你一個人服務,吃著別人一輩子都吃不起的東西才叫舒適。
舒適也有可能只是窩在沙發裡吃著會讓人發胖的垃圾食品,對著電視傻傻地發出笑聲,這也是一種舒適。
只要舒適了,惰性就會滋生,也會滋生一種對離開舒適環境的恐懼。
奧斯汀這兩年時間以來再也沒有考慮過更新自己遺囑的事情。
在邊哨站打擊走私分子,經常和那些武裝走私分子爆發武裝戰鬥,誰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會被一顆自己沒有注意的子彈帶離這個世界。
所以那個時候她,以及其他緝私隊的隊員,都有先準備好遺囑的習慣。
家裡的花怎麼安排,書怎麼安排,貓怎麼安排,狗怎麼安排,錢怎麼安排……
每個不同的時間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也許再回家時,家裡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所以每一次休假結束,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要重新考慮遺囑該怎麼寫的時候。
萬一真的不幸的死了,至少不會那麼的“匆忙”。
但現在,她不需要考慮這些。
安全的生活讓她開始變得懶惰,也對離開這樣的生活感覺到恐懼。
電梯門緩緩地關閉,她回過神來,連按了幾下電梯的按鈕,剛要合上的電梯門又重新開啟了。
一共有兩層門,畢竟這個時候某些東西還不那麼的先進。
林奇的話,讓她的內心有些混亂。
進入了電梯中,她始終在思考這個問題。
最終自己也沒有任何的答案。
如果戰爭真的爆發了,需要她上前線……有很大的機率是回不來的。
很多人對戰爭和死亡的印象不那麼的直接,我們在一些報道和統計中發現,平均每多少顆子彈,才能消滅一個敵人。
也許幾百顆,幾千顆甚至上萬顆,這就給人一種“有幾百幾千乃至上萬顆子彈射向我都不一定會有事”的錯誤想法。
這種統計方式,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應該看看,每一場戰鬥,每一場戰爭,死了多少人。
一場雙方都在千人規模的衝突,指揮官腦子正常的情況下,很容易就能留下上百人的生命(彼此)。
每一場普通的交戰,就會有差不多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十,甚至會更多的人永遠的留在那裡。
這不是一個小數字,這個比例其實非常的可怕,誰都無法保證自己永遠都不是那個看起來並不少的人群中的一個。
這個時候去統計消耗了多少顆子彈,顯然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你打死別人,或者被人打死,只要一顆子彈就足夠了!
戰場很危險,這一點奧斯汀也很清楚。
如果她參戰,被送到了前線,很大機率,是回不來的。
電梯在頂層緩緩停穩,林奇一腳邁了出去,她緊跟著。
一下午的時間她都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軍方真的要求她回去,參加戰爭,她去不去?
她相信這是有很大機率發生的事情,因為她很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