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點了點頭,“我這幾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特魯曼,你認為聯邦和彭捷奧之間的碰撞,需要多久才能出結果?”
特魯曼先生很疑惑林奇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問題,不過作為朋友,又在林奇非常識大體的情況下,他可以和他閒聊一會。
反正只有十五分鐘的時間!
他略作思考後答道,“也許三五年內就能出結果,這是我們一致的看法,而且也相對的保守!”
國防部認為大約五年時間內就能結束這場戰爭。
當然這絕對不是為了幫助特魯曼先生連任而猜測的,他是基於軍方和國防部共同的研究與推演。
在戰火沒有燒到本土境內的情況下,雙方比拼的其實就是在納加利爾方面的軍事投入。
國防部預計在兩年內,將會陸續在納加利爾投入兩百萬以上的軍力,並且配備相同規模及以上的各種軍事裝置,建造大量的軍事設施。
彭捷奧方面也是一樣,他們如果不想要輕易的輸掉這場決定未來誰說了算的戰爭,他們至少也要維持,並超過這樣的投入。
因為聯邦方面的科學技術和軍事裝置的力量,在彭捷奧方面之上,戰損率比彭捷奧人低,壓力在他們那邊。
而且這是一個比拼生產力的過程,聯邦只有生產力過剩,從來都沒有緊缺過,所以他們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
三五年,打敗彭捷奧,簽訂一系列的協議。
這一次,不會像是之前蓋弗拉和彭捷奧之間的最終結果,雙方草草了事。
聯邦具有直接攻擊到彭捷奧本土的力量,而彭捷奧方面如果能夠在戰爭中建立優勢,也有這樣的可能。
到時候戰爭結束時,簽訂的就不是那種不痛不癢的協議了,很有可能是一種壓迫性的協議。
至少它得保證彭捷奧軍事集團在未來二十年內甚至更久遠的時間裡,沒有重新燃起戰爭能力的可能!
對於國防部和軍方的推論結果,特魯曼先生還是非常相信的。
他挑了挑眉,反問道,“怎麼了?”
林奇倒是依舊那副模樣,不緊不慢,“沒什麼,我只是這兩天在考慮一個問題。”
“戰爭是不是一定要把我們雙方都放在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上進行決鬥,因為……”,他手中有些小動作來體現他對這件事的無法理解,“……我們需要講究騎士精神?”
特魯曼先生皺了皺眉,“我不是很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
“我的意思是,如果這是一場全面的戰爭,為什麼我們不把所有的手段都使用上?”
林奇的表情就像是在問“你為什麼不來一份保險”那樣!
特魯曼先生揉了揉額角,他有點跟不上林奇的思路,“你是說我們還有其他辦法來削弱彭捷奧,從而強大我們?”
林奇點了點頭,“是的!”
“雖然對於一些人對我的看法讓我覺得有些羞恥,但金融的確是僅次於武裝衝突的最佳辦法。”
“我們可以在除了軍事方面給予他們打擊之外,再從經濟,金融方面,讓他們陷入旋渦之中!”
“一個沒有錢的彭捷奧,和一個不缺錢的彭捷奧,你應該能夠理解我在說什麼了吧?”
特魯曼先生若有所思,隨後問道,“但是我們怎麼讓他們變得沒有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