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符合高階人群的需求,網球照顧了中產階級人群的需求,而保齡球,則兼顧了全體民眾的運動願望!
至於保齡球低端不低端的問題……顯然這不是一個問題。
連聯邦總統都十分鐘愛的體育運動,你說他低端?
林奇的分析很到位,這讓蘭達多了一些信心。
“球員的選擇上我們需要非常的謹慎,你知道,收看高爾夫球比賽的,特別是高階高爾夫球比賽的觀眾人群,大多都是社會的上流階層。”
“他們不喜歡那些緋聞纏身的運動員,不喜歡在三流報紙的後版看見她們不穿衣服賣弄的樣子。”
“所以這部分人的挑選有些困難,我們需要從中產階級家庭背景的球員中進行挑選。”
“我們需要她在二十六歲以下,年輕,靚麗,身材也要好……”
其實林奇不提家庭背景也無所謂,因為窮人家的孩子二十六歲以前別說打職業了,他們可能只在電視裡見過高爾夫球是怎麼打的。
更別說還要他們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球具,且經常的參加遊戲,或者比賽。
“網遊的選手選擇人群範圍就更寬廣一些,像這樣比較激烈的體能運動,上流社會和中產階級中不常會把它作為首選項。”
“但我們在挑選球員的時候,也必須注意這一點,一定要年輕,充滿青春氣息,最好能弄點人物背景故事!”
看著蘭達有些困惑的眼神,看在她昨天晚上討論得比較激烈的份上,林奇稍稍補充了一些。
“我們可以樹立一些女孩的良好形象,比如說出身不好,貧民窟,但不放棄理想,一直為理想奮鬥。”
“比如說家裡有了得絕症的母親,為了完成母親的夢想,並且籌集醫療費用,毅然的踏入職業的賽場,並擁有奪冠的勇氣。”
“她們可以來自底層,但在她們的身上一定要有人性的亮點,我不是說所有人都必須這樣,但總得有幾個!”
“至於保齡球……”
林奇說著頓了頓,“其實保齡球無所謂的,我不會去看任何保齡球比賽,所以它的主要選手如何我也不在乎,任何人都能報名參賽。”
“年輕的,年紀大的,甚至是老人,但我的建議是最好選年輕的,我喜歡在電視中看見女孩,而不是一群老人!”
“而且你需要注意一點,它們的服裝必須有所規定……”
看一個女孩在電視上衝著自己彎下腰肯定是一個賞心悅目的事情,不管她們對著鏡頭的是上半部分,還是下半部分。
也不管他們穿的是不是安全褲。
林奇的安排有可能會有被女權人士攻訐的可能,不過他不太在乎。
誰都知道他是著名的平權支持者,說他歧視女性,那簡直就是在嘲諷女權組織高層!
林奇願意拿出一百五十萬來推動這三個專案,但是不管如何他需要百分之五十的轉播費用,而且他不擔心聯運會會拒絕。
對聯運會來說,女權這邊之前一直在推大球運動,結果大家都看見了。
給資源都不行,火熱了兩年之後就冷清了下來。
現在又要搞小球,不是不能搞,但聯運會不會再花大精力去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