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車輛逃逸,警方正在懸賞肇事車輛和司機,有知情者可以撥打……電話提供線索。”
“接下來我們報道另外一條訊息,昨天夜裡布佩恩一戶人家因燒炭取暖,沒有做好安全措施,意外中毒。”
“警方抵達現場時,一家六口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在這裡,我們提醒大家,冬季供暖應選擇安全沒有隱患的方式……”
這只是一條簡訊,這段時間因為燒煤燒炭供暖等問題發生了很多的事故,人們已經開始注意明火供暖的方法方式,可每天依舊會有人因此死亡。
一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決定發起新的提案,建議禁止採用燒煤燒炭等明火取暖的方式來保暖,據說還獲得了不少的支援。
如果弗蘭克哥哥這一家人的死,能提高人們對冬季取暖安全的認知,這也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噢!
對了!
他們忘記了說,燒炭的時候千萬別把自己綁在椅子上,也別把一家人都綁在椅子上……
這很明顯,是意外,不是謀殺,沒有人會用這麼蠢的方式去謀殺,不是嗎?
四月上旬,接近中旬的時候,天網服務公司宣佈將捐出一千萬,用於幫助大停電受難者家庭重新回到生活正軌上。
這是專款,單獨立項,只要家裡有人在大停電時死於寒冷或者火災,就可以申請一筆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和金錢,沒有門檻。
雖然沒有門檻,但是有數量上的限制,先到先得。
那些天天在布佩恩總統府外***示威,在州政府外面***示威的民眾們紛紛跑回家填寫申請表了。
對他們來說,家人的離去的確是令人傷心的事情,也是不可挽回的事情。
既然都已經不可挽回了,那麼顯然活著的人更重要!
林奇手裡的事情還沒有解決完,就遇到了一個新情況……
“事情就是這樣的……”,小伯爵把手中的信封遞了過去。
林奇接過來掃了一眼,泥封沒有問題,信件也沒有拆開過的痕跡。
在過去沒有電話時,人們的跨地區交流都是採用信件的方法。
對普通人來說這顯然是極好的交流方式,寫一封信,買兩分錢的郵票,往上面一貼。
信件就能送去很遠的地方,甚至是漂洋過海,溝通彼此。
這是對普通人來說,對貴族們,社會的上流人士們來說,這顯然就不太安全。
因為鬼知道他們寫的信會不會在半路被拆開,他們想要說的話會不會被別人知道,甚至是被別人篡改?
所以就誕生了很多的信封防拆手段。
比較常見的,就是密信和泥封兩種了。
密信,顧名思義,按照某個密碼錶或者密碼本來編寫內容,沒有解密方法的人根本看不懂上面寫的到底是什麼。
這種加密通訊的方式哪怕到現在,都還是最主流的加密方式。
比如說電報,密電電報就是利用這樣的原理進行加密,任何人都能竊聽密電內容,可聽到了卻解不開,也是沒有什麼意義。
因為電話,電報等即時通訊的出現,泥封反倒是逐漸的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在過去,貴族們寫信時往往會用特殊的蜜蠟滴落在信封的封頁上,然後蓋上貴族特有的戳印。
想要不破壞泥封就拆開信件,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這種加密方法很原始,早已被淘汰,只有少部分地區的貴族們還熱衷這麼做。
林奇面前的,就是這麼一封有泥封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