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為了全力逃跑,或者全力突破的時候速度更快?
聽上去好像不錯,但只能說毫無意義!
隨後問題送到了林奇這邊,飛行研究所給出的方案是轉化為中輕型轟炸機,不過被林奇駁回了。
林奇給出了一個新的方案,一種全新的攻擊性武器,火箭彈!
此時他很簡略的減少了一下導彈的遠離,這玩意和一些類似「竄天猴」的鞭炮差不多,聯邦也有這樣的鞭炮。
火箭彈的研發速度很快,林奇給出了比較專業的指導,也就是燃料和外形設計,很容易就進入了具體的實際應用當中。
但這個時候的火箭彈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點燃之後要麼筆直的飛,要麼就是亂飛,完全沒有什麼可控性。
空戰是非常複雜的,反饋也是及時的,沒有誰會傻到一直飛直線讓你打。
更不用考慮見鬼的運氣能讓火箭彈在空中亂飛炸死自己之前,先打中敵人的飛機。
所以就需要對火箭彈,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也就是制導。
之前在研
發反坦克炮時,一名研究員提出的「如果炮彈有眼睛就好了」的設想。
這個設想被林奇作為解決的主要方案之一,他找來了一些行業內頂尖的研究學者,把他們匯聚在這裡,對火箭彈的制導進行全面的研究。
「目前我們採用的是視訊訊號制導方式,每一枚火箭彈的最前面有一個攝像頭,會把實時拍攝到的內容,轉化為一種特殊的視訊訊號。」
「我們有兩個想法。」
「第一,修改飛機的整體設計,安排輔助飛行員,由輔助飛行員透過有線控制,對敵機進行打擊。」
「第二,研究一種解析裝置,讓儀器進行自動修正飛行角度,完成制導。」
「第一種方案的優點在於只要完成新的外形設計,很快就可以量產,併發揮作用。」
「但它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火箭彈能不能命中目標過分的依靠輔助飛行員的個人能力,一旦輔助飛行員死亡,重新培養的代價太大!」
「第二種方案的優點在於電子儀器制導只要科技水平足夠,精準度就更高,並且不依靠人力為輔助。」
「它的缺點是研發週期會很長,目前我們只解決了其中的一部分,總程序不到百分之二十。」
顯示器中進行的是模擬實驗,透過不同的方法,來尋找最合適的修正機制。
目前主要的還是訊號的變化,已經有了頭緒,但還需要時間。
參觀完整個研究室之後,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極為震撼的。
特別是當林奇提出這些制導火箭彈一旦研發成功,就會自己長眼睛去攻擊敵人,這讓每個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可偏偏,這又是真實的一幕,他們甚至都看見了一些方案的變化!
在飛行研究所的會議室裡,珀琉斯經過沉思,問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你的這些制導火箭彈,需要多久才能有效並且實裝?」
「其次,火箭彈的技術是不是也可以運用在地基或者海基武器上?」
「你們應該增加一個研究地基武器和海基武器的機構,而不是隻把重心放在空軍上。」
但說完這句話,珀琉斯就想到了什麼,「最後一句話當我沒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