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872 別人不行嗎

林奇也笑了,“那就沒有問題!”

隨後他邀請所有人進入了會議室中,讓人掛起了巨幅的產品未來發展方向。

“這是一種專門用於空中作業的裝置和機型,它將會以飛機作為載體,在一定高度向下方進行光線的發射。”

“這樣的好處是地面不需要再單獨佈置光線發射機器,也不會受到地形的影響。”

“這是一種發射角度更小,但是保持著高功率的裝置,它能夠在夜間對較遠目標進行標記,為火炮等提供明確的目標……”

“這是……”

總工程師站在林奇身邊不斷為他進行一些增加和補充,林奇表現得很從容,總工程師卻有點頭皮發麻。

這些東西別說原型機了,連專案都他媽的沒有立,到現在完全是林奇憑空想象的。

有時候他完全不能夠理解林奇的腦子。

你說他是個科學家吧,可他常常表現的像瘋子多過像一個科學家。

可你要說他一點也不清楚吧,偏偏他總是能夠在研發的關鍵時刻為大家找到研發的方向。

總工程師唯一能做的,就是幫林奇把他吹噓的東西,至少在理論層面補充完整。

軍方來的人對這些具有未來科技風格的裝置很感興趣,特別是其中林奇提到的兩個專案。

第一個專案是名字為“小太陽”的專案——

“這種特種飛機將會把更大功率的發射器帶到天空中,一旦它在空中開始對地面照射,整個在極大範圍內我們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有效視野。”

第二個專案是科技化的內容——

“我們正在研究一種特殊的炮彈,這些炮彈將會獲得一種自我修正的能力。”

“它會根據某一個由我們高頻訊號指定的點作為目標的座標,對自己的軌道時時刻刻進行微調!”

如果說之前的一些專案林奇只是在暢談未來發展的可能,那麼軍方感興趣的第二個專案,就是徹徹底底地扯澹!

炮彈怎麼可能知道如何自己調整目標?

用一名軍官像是調侃的話來說,如果炮彈都會自己找目標了,那麼以後是不是大家都會發展超級巨炮?

那種一發炮彈能飛幾百上千公里的巨型大炮,一發長眼睛的炮彈就能摧毀射程內的指定目標。

那仗還怎麼打?

互相射一發,戰爭結束了。

不是因為人都死光了,而是彼此的總統或者執政者都死了。

大家哈哈一笑,覺得這可能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科幻浪漫主義。

不過珀琉斯,對這個專案還是挺感興趣的。

在簡單的並不複雜的談判之後,雙方基本上就價格問題,達成了一致。

大功率的,像是小坦克那樣的單獨的發射器,一臺的價格是四十五萬,它的價格比坦克都貴,但很顯然軍方認為它是值得的。

除了最先進的科技技術之外,其實在實際戰爭中用到它的機會不多,同時也不需要大規模的像坦克那樣列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