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059

很多人把成功歸咎於成功之前不斷的失敗和持續的努力,很多人都把這奉為至理名言!

也因此鼓勵了很多人,不斷的去追求成功,以及走向成功。

但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有,它,這句話本身,是誰總結的,它是真的嗎?

大多數人不知道,絕大多數人不知道,他們只知道每隔一段時間,在自己的周圍,或者在報紙上。

有這麼一個人,他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了成功,他感動了很多人,鼓舞了很多人。

但,這一切,都是真的嗎?

其實統治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特別是一個自由社會的統治藝術。

它不像封建王朝,誰敢不聽話,就宰了誰。

每個人都有自己說話的權力,都要為自己行為能力負責的權利,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做任何他們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統治,不再是高壓的,而是引導的。

就好像這樣,告訴人們,你之所以處於社會底層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只要你努力了,你的生活就會變得好起來。

再時不時弄出幾個幸運兒,整個底層社會都開始相信這套理論。

而那些幸運兒則成為了中產階級,他們本身就是這套理論的實踐者和成功者,他們會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願意捍衛這套理論!

我的成功是因為我的付出與努力,它和其他無關!

瞧,多符合聯邦社會價值觀的言論,也符合聯邦社會的整體統治風格。

但假話就是假話,就算有無數人為它粉飾,假話永遠都變不成真話!

如果這是真話,那麼現在,林奇和格來斯頓,又在說什麼?

他們在決定別人的命運,決定一個和他們沒有直接關係的人的命運。

如果說奧伯來恩的努力讓他獲得了成功,而現在,這些人隨手就能抹去他的成功。

那麼他的成功,到底是成功了,還是沒成功?

這是一個複雜的哲學問題,但歸根結底,這是社會問題。

當權力掌握在一小撮人手裡時,就不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努力和成功,因為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被規劃好的!

格來斯頓對林奇提起奧伯來恩這件事本身很感興趣,“我不知道你認識他。”

他的意思是,如果林奇認識奧伯來恩,為什麼這個人沒有在約克幫中?

林奇把議會中那些能拉動的人都拉到了自己的陣營裡,奧伯來恩不在其中。

林奇倒是顯得很無所謂的說道,“現在認識了。”

“他會站在我這邊,比起國會中換了一個我不認識的人,我倒是願意在我這邊多一個自己人。”

“當然,如果太麻煩的,其實也沒關係。”

反正還有保守黨那邊,他們的地盤的確略少,但不代表沒有。

而且新的州加入進來之後,他們也會爭取到一些地區。

你得讓天平的兩端差的不太多,差得太多,就失去了藝術和美感。

就好像社會黨那樣,掙扎到現在,參議院席位不僅沒有多,反而只剩下最後一個。

格來斯頓聽著林奇的話,並沒有真的按照他說的那麼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