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找你來說服我。」,特魯曼先生在林奇說了一些開場白之後,立刻就明白了林奇的來意。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也和反壟斷法的問題有關係。
醫療和醫療改革,他只打算起個頭,並沒有打算自己去實現它。
他會羅列出自己的想法和執行的過程,然後讓後續的總統逐一完成醫療改革的步驟。
他自己想要做的,就是再次完善《反壟斷法》的各項條款。
把實際壟斷列入壟斷範圍內,並打算肢解一些大型集團公司。
比如說聯邦生產的香皂中,有大約百分之六十二產品的生產公司,都受到同一家母公司的控股。
而另外百分之三十五的產品和它們的生產公司,則屬於另外一家母公司控股。
換句來說,聯邦目前在香皂這個領域內,兩家企業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這種壟斷形態更可怕,因為你不可能直接看見它對市場,對社會造成的危害。
同時它的確存在。
剩下的不足百分之三的市場份額,被一些地方企業佔據。
在這兩大香皂生產巨頭逐漸壟斷市場的過程中,透過激烈且充滿惡意的市場競爭,很多品牌已經消失了。
工廠倒閉,老闆破產,員工失去了工作。
看似有序的市場,對社會造成的破壞難以想象!
特魯曼先生要做的,就是透過《反壟斷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不讓這些壟斷巨頭把自己拆分成多個分公司,以達到整體實際壟斷的效果。
這會損害很多人的利益,這一點母庸置疑,甚至是一些大型資本集團也會因此受到傷害。
這也是為什麼前任總統來找自己聊完天,林奇也會出現在這裡的原因。
他觀察著林奇的反應,而林奇的反應也明確的表現出他猜測的正確性。
這讓特魯曼先生有些惱火,又有些說不上來的東西。
「你也希望我停下對《反壟斷法》的完善和修改嗎?」
他問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沒有什麼變化,但心態,有了一些變化。
有些複雜,有些忐忑,他希望林奇站在自己這邊,但心中又有一個聲音在告訴自己,林奇也是資本家的一員。
他所表現出來的無害性僅僅是因為現階段聯邦的發展和他個人的利益是一致的——
這也是林奇和其他資本家最大的區別所在。
大多數資本家眼中只有小利潤。
剝削一名員工,出售一件商品,合法的規避了一些稅收,只有這樣。
他們對世界,對盈利的概念還停留在傳統的生意上。
林奇則已經放眼全球,他看中的是國家力量和國家地位的提升,帶來的一些影響。
他要利用這些影響賺錢,他賺的也是大錢。
這也是特魯曼先生最擔心林奇的地方之一,以現在聯邦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來說,已經沒有誰能向聯邦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