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情緒比我們那邊激烈很多呀!”
一輛軍用大巴車上,來自西部軍區的幾名將軍特意從警戒區外面走,他們看見了那些堵住了警戒區大門的遊行示威民眾們。
他們高舉著“不要軍政府”的標語牌,不斷的對著軍區怒吼。
而且他們也看了這兩天的報紙,社會輿論上的矛盾對立很明顯,民眾們對軍方的不滿也達到了巔峰。
實際上很多人到現在都只是認為,這是輿論引導下愚蠢的底層人民被利用之後表現出的一種現象。
他們聽從了壞資本家的話,開始和聯邦軍隊站在了不說對立面,至少是對峙的位置上。
但真實的情況並不只是這樣。
為什麼輿論一吹風,社會上就這麼簡單的出現了一大片“反聯邦軍”的風潮,真的是民眾沒有腦子嗎?
未必是!
其實目前的這種對峙,對立,更多是以前太多的不滿堆積在一起而引發的一場質變!
戰爭期間的高稅率壓的人們喘不過來氣,而隨後總共超過百萬陣亡計程車兵,又給了全社會沉重的一擊!
至少一百萬個家庭直接的失去了他們的孩子或者丈夫,往外輻射則是可能七八百萬個家庭,接近四分之三的聯邦人失去了他們的親戚!
可能是侄子,可能是外甥,可能是表兄弟什麼的,這種不滿的情緒是會堆積在一起的!
人們嘴上不會說,甚至他們自己可能都不會意識到自己對軍方的不滿。
但當有一些可以作為引信的東西出現,引爆了人們的情緒時,就出現了現在這樣的情況。
人們不是真的蠢,也不是那麼容易上當,他們只是透過這樣的方式來狠狠發洩戰爭時期所有的不滿!
當然他們也不夠聰明就是了。
大多數乃至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聯邦社會統治階級裡,他們不認為民眾們會存在這樣的情緒。
但這種情緒,的確是存在的,並在被不斷的引爆。
大巴車上說這句話的將軍有點幸災樂禍,因為林奇提前提醒了他們,所以他們的危機公關做得非常好。
軍隊內部的自我檢查也找出了一些問題,及時的彌補受害者之後,受害者倒也不是不能接受這種結果。
至少比起媒體格外發達的布佩恩,西部地區的人們還是願意平靜的生活,當然這可能和西部軍區的軍官們玩的不夠花有關係。
北部軍區的情況也不太妙,但也不太糟,總之有麻煩,但麻煩不大。
車上的軍官們情緒都很放鬆,這次來就是為了和林奇洽談更多的合作。
他們對導彈部隊這個新概念非常的感興趣,甚至連西部軍區唯二的中將都來了一個。
目前聯邦只有一名上將,就在中南部軍區。
中將關注的地方則在新聞之外,他看著繁華的城市,有一種深深的嚮往。
西部那邊太落後,太貧窮了。
除了軍區就是曠野,哪怕是西部少數值得稱讚的大城市,在布佩恩這座超現代化城市面前,也落後得像是鄉下地區。
到處可見的高樓大廈和那些正在建造的高樓大廈,無一不表明瞭這裡的財富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