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準確的形容資本,其實很難。
因為它從存在開始它的目的就很單純,所有的過程也都是圍繞著它的訴求產生的。
它不像權力,可以用爾虞我詐之類的詞彙來修飾它,因為它的確是這樣!
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清楚資本和資本的訴求是什麼,也知道他們會怎麼做。
殘酷,殘忍,現實……這些詞都很難為資本冠名。
它所表現出的就是它最真實的一面!
特別是當資本撕去偽裝之後,它就彷彿迴歸了世界中的某一個真理,所有不能阻擋它的,最終都會被它碾碎。
聯邦儲蓄銀行私有化是不可逆,也不可阻擋的。
當大股東們的意見得到統一之後,就沒有人能夠阻止它開始私有化!
林奇花了不少錢,把自己的股份湊到了百分之十三,這也多虧了他們互相配合,讓他用遠低於預期的價格,拿到了這些股份。
還有一些小股東們沒有被清退出場,但圓桌邊的每個人都相信,讓他們自己滾蛋,已經不需要太久的時間了。
對於資本,這些人早就牢牢的掌握著,只要對手在資本的遊戲中,受到規則的影響,他們就能夠透過規則內的手段讓對方低頭。
哪怕不在規則影響內,他們也能夠讓規則變得更加的“包容”。
以前股東大會有一大群人參加,現在只有九個人參加,或者說是九個勢力的代表。
林奇代表的是他自己,而其他人,則代表了不同的勢力和財團。
這也是經過多輪清洗,妥協,剩下來的數字。
大家持股都大差不多差,多一點的如林奇,持有百分之十幾的股份,少一點的如某個體量稍小的財團,只持有了百分之三點五。
但不管如何,聯邦儲蓄銀行改革之後的董事會,股東成員,算是完全確定了下來,以後也不會更改。
薇拉坐在林奇的身後,她將停止黑石銀行總行副行長的工作,轉來來幫儲蓄銀行擔任副行長。
之一。
雖然是之一,但是作為林奇在銀行的利益代言人,這個副行長就是實權副行長,同時也是董事會成員之一!
從一個原本就已經很大的舞臺跳到一個更大的舞臺,可能她自己在年輕的時候都沒有想象過,有一天,自己能站在這麼高的位置上!
“……還有大約百分之四的股份有待回收,今年年底之前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具體的分配方式,就按照我們現在執行的標準進行。”
董事會主席依舊是董事會主席,他代表了聯邦儲蓄銀行董事會的力量的代表。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代表了前管理層,這些持有股份的前管理層現在抱團在一起,加上有董事會主席的牽頭。
他們也成為了“原生派勢力”,總共持有百分之九點七的股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他對銀行的工作非常的瞭解,所以新的董事會人事調動方面,他依舊穩坐董事會主席的這個位置。
只不過現在,他不再像過去那樣具有權威性,無論他需要做出什麼調整,都需要說服董事會里的其他人。
小事情需要五人贊同,包括他自己。
大事情需要七人贊同。
聯邦人再一次把公平自由發揮得淋漓盡致,不過它的確是有好處的,至少很難誕生什麼絕對的權力,也不會有所謂的絕對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