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認為奢華的大餐應該更具有儀式感,按照順序來上餐。
但實際上這種人很多的場合,這麼做毫無意義,你無法確保每個人都在差不多的時間裡吃完麵前的食物。
也許兩三個人的小餐桌沒有什麼問題,但大餐桌,顯然是一起上的。
堆滿了桌子上的食物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可坐在餐桌邊上的女士和先生們,卻沒有絲毫的食慾。
他們不安焦躁的眼神看著林奇,每每想要說點什麼的時候,又制止了自己的衝動。
“可以開始了,讓我們的廚子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些食物,有些我不太瞭解。”
廚子介紹食物和烹飪的方法也是上流社會餐飲文化中的一部分。
大部分有錢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欲,他們希望知道自己的錢具體花在了什麼地方,用了什麼食材,透過如何複雜的烹飪方法。
如果其中還能有一些廚子自己精心設計的烹飪環節,或者有更多的烹飪思想在發酵、碰撞,那就更好了!
幾名廚子來到了餐廳裡,為大家介紹了一下主食,牛排。
很傳統的牛排,至少看起來是這樣,但其實它並不是那麼真正意義上的傳統。
“我們使用了最好品種食用牛的黃瓜條來做今天的牛排材料,各位在咀嚼它的時候會多出來一些口感上的層次變化。”
“配合著我們來自蓋弗拉皇室的烹飪手法和神秘料汁,它將會為各位帶來前所未有的美食體驗!”
林奇聽完鼓了鼓掌,這也是傳統,你得對廚子比的表現給出正面的回應,看起來很滑稽,可總有人喜歡這些。
他吃過很多非常出色的牛排,也感受過食物味道的變化,好廚子厲害的地方就在這。
他們能夠讓口感和味道的層次更多,更分明,比如說入口時表面的醬汁帶來最直接的味蕾衝擊,加上牛排表皮的焦褐等口感,這是第一層。
它被咀嚼碎了之後釋放了其中的肉汁,開始散發食物本身的美味,調料和口感帶來了新的變化和層次感,這是第二層。
當它咀嚼得更細時食物本身的味道完美的結合,並且大腦開始發出吞嚥的訊號時,味蕾會對食物產生新的感知,這是第三層。
實際上這只是籠統的區分食物的變化,據說有一些非常頂級的廚子,能夠讓食物從入口前到吞嚥後有不止三種變化。
也許有四五種,或者更多。
晚餐很豐盛,林奇一邊和大家聊著他們心不在焉的話題,一邊食用晚餐。
八點多,用餐結束了,所有人都被邀請到了另外一個房間裡,這裡有整齊的沙發,椅子。
但令人不安的是地面上都鋪了防雨布,椅子上也鋪了白色的罩面。
“坐!”
儘管不情願,但林奇目光所到之處,人們都紛紛坐下。
隨後就有傭人送來茶水和糕點,看上去這就是一個餐後的茶會,可一些人已經開始擦汗了。
林奇端起紅茶小小的啜了一口,感受了一下它帶給口腔的清潔效果後,把杯子放在了身邊的茶桌上。
“小時候,我父親最經常和我說的話,是讓我聽話。”
“那個時候我不太明白‘聽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我該聽誰的話,他的,我母親的,老師的,還是校長或者其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