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醜陋的人!
保守黨候選人看著略顯陰沉的天空,以及烏雲下那些高舉著“我們不要加稅”標語的抗議人群,一瞬間有無數的想法在心中流淌過。
聯邦的政治就是這樣。
民意,選民,支援率,不一定能夠代表最終的結果,但又是最重要的一環。
這些東西沒有立場,沒有陣營,完全就是看誰的宣傳攻勢更加的猛烈。
有人曾經用“小雞的末日”來形容聯邦的換屆大選,因為每到大選時炸雞啤酒的銷量就會暴增。
吃著這些資本家贊助的炸雞,喝著他們的啤酒,理所當然會跟著喊他們的口號,支援他們推崇的候選人。
直到……換了一個集會地點,吃別人的炸雞,喝別人的啤酒,喊別人的口號。
民意就像是個女表子,誰有錢,誰就能女票一下。
這也是為什麼競選非常花錢的原因,你得找很多具有權威的傢伙,來幫你女票民意。
越是有大名氣的人,越有社會地位的人,越容易取信選民,在深入民意的過程中也越有力,反饋越強。
選民和支援率就在一輪輪宣傳策略中,不斷的來回搖擺。
到最後其實很難去認定在這場遊戲中到底是誰女票了誰?
資本女票了民意?
還是民意女票了資本?
保守黨候選人對這些沒有立場,沒有堅持的人非常的不滿,一點也認不清自己的位置。
他轉過身,回到自己的辦公桌邊坐下來,“先生們,面對他們的攻勢,我們該怎麼反擊?”
一個不要命但很令人頭疼的問題,進步黨直接撕開了聯邦政府最後脆弱的體面,把血淋淋的血肉都展現在民眾面前。
聯邦政府已經難以為繼,很難繼續堅持下去。
這個問題他們並不是不清楚,保守黨在國會的席位可能不如進步黨多,但也絕對不算少,作為國會席位第二多的黨派,且對聯邦各行各業深入肌理。
他們很清楚聯邦政府現在真的沒錢了。
但沒錢了,不意味著聯邦政府就要完蛋。
這就像一些資本家,他們也沒錢了,但他們依舊過著奢侈的生活,經營著自己的產業,明明每年算下來都是負資產負增長。
但偏偏一切都沒有任何問題!
資本的運作有很多都可以直接照搬到聯邦政府身上的方法,比如說負資產運營。
他們需要的是聯邦政府的外殼和權力的核心,而不是聯邦政府到底能不能正常運營這件事!
甚至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說,保守黨這些人想要做的,和全球通要做的,沒什麼不同。
只不過他們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儘可能的讓這個“企業”以聯邦政府的形象出現。
所以它是否有錢,是否會負資產,和聯邦政府會不會破產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聯邦政府和資本家們有一套著實有效的辦法,從民眾身上收割財富,並且這種傳統已經持續了差不多三百年。
是的,從聯邦政府還沒有成立的時候,這片土地上只有資本家和冒險家,以及還不知道自己差點要滅絕的土著做主時開始,他們就已經有規模的收割平民財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