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黨毀了人們的幸福,保守黨重建幸福家園……
林奇在控制室裡看著保守黨候選人大談特談經濟,民生,頓時就覺得很無趣。
都是一些老掉牙的東西,兩百年前他們踩著奴隸的腦袋站在高高的位置,揮舞著手中的羊毛卷簷帽,大聲的高呼“自由和主權”的時候,就把這些東西掛在嘴邊。
兩百年後他們還是這麼說,只是這一次他們想要裹挾更多的民眾。
說辭變化了很多,可核心,始終沒有變過。
通篇隱藏著的階級之間的警惕性幾乎快要從字裡行間透出來!
如果工人的幸福就是在流水線上被汗水打溼累得和狗一樣,然後月底拿到的薪水只能滿足他們的日常開支之後有一點結餘。
那麼這麼幸福,是不是太卑微了?
讓保守黨候選人最先發言的確是一個很大膽的舉措,這會讓一些人覺得這場辯論很無聊。
鏡頭直接給向了凱瑟琳,凱瑟琳已經準備好了相關的內容,她首先表示對保守黨候選人對幸福的定義不認同。
這也讓現場,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們變得稍微興奮了一點。
其實這種分歧,對立,衝突,是顯而易見的。
畢竟三個黨派之間的政治綱領,政治見解,政治目的都不一樣,他們對待同一件事的理解,措施,預後,也都不一樣。
從保守黨的角度來看社會維持穩定運轉就是人民最大的幸福,但對於進步黨來說,顯然不一定也要這麼理解。
“幸福和收入也許有關係,但收入並不是幸福的全部。”
凱瑟琳的第一句話,就很能定下基調,不完全的否定了經濟至上論,這也是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最多提及的話題。
他們會向選民保證自己上臺之後一定會搞好經濟,提高收入,但能實現的人,並不多。
“慢慢的成長是幸福,陪伴家人是幸福,看著孩子從小到大是幸福。”
“這個世界上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幸福的事情太多了,並不一定是經濟上行,我們賺到了更多的錢,才是幸福。”
“幸福有很多的定義,保守黨候選人過分的強調經濟在獲得幸福中的作用,在我來看更像是老一套的東西。”
“在過去兩百多年裡大多數時間都是保守黨牢牢控制著這個國家的政權,那麼我很想問保守黨候選人,你認為過去兩百年裡,人們過的幸福嗎?”
這個問題一出現場,乃至大多數在收看這個節目的觀眾們瞬間開始鼓掌叫好吹口哨!
幸福?
除了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有多少人能夠稱得上是幸福的?
保守黨候選人不住反駁道,“那麼你是覺得在過去這些年裡人們過的不幸福嗎?”
“他們有穩定的收入,有穩定的教育,有合適的社會保障機制,他們可以享受社會帶給他們的一切便利和福利。”
“而不需要像現在,或者明天那樣為如何活下去擔心!”
明明剛才很支援凱瑟琳的觀眾中又有一群人掉過頭來支援保守黨候選人,所以說這些選民根本沒有什麼立場,他們太容易受到新鮮資訊的影響,不斷的變更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