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建設這個東西,分階段。
當一件事並不是很緊迫的時候,心理建設其實是很難做的。
比如說當你口袋裡還有幾千塊錢,但你又剛剛失去了工作的時候,你此時的想法往往都是先瀟灑一段時間,然後再去找工作。
這個時候因為口袋裡還有錢,對新的收入來源沒有那麼的緊張,所以你很大機率不會那麼著急的去找一份工作。
同時你也會對下一份工作有很高的期待——
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大的廠牌。
但當你口袋裡只剩下十塊錢,你卻還沒有找到工作,並且房租和花費都在告訴你你他媽再不充值就要完蛋了的時候。
心理建設就容易得多了,也沒有那麼挑剔,只要能給你一口飯吃,哪怕工資少一點,先把這段時間混過去就行!
時間越緊張,壓力越大,心理建設越容易。
前幾天斯蘭妮還覺得自己不會去找林奇,但隨著一部分人開始入住避難所,隨著避難所中層和下層開放的區域名額申請結束。
她開始緊張了。
她不想去下層。
哪怕新拍攝的紀錄短片中下層的普通人生活的環境其實並不太糟,但她依舊不想去下層。
鬼知道那個地方以後會不會變成另外一副模樣,就像北方避難所裡糟糕的模樣。
晚上,躺在床上的斯蘭妮難以入睡,暗淡的未來像是拳王的一記勾拳狠狠的衝在了她的下巴上,把她打的尿都崩了出來。
她的丈夫處理完工作上的一些事情之後,回到了臥室裡,躺在了床上。
彈簧床墊另外一半明顯的塌陷讓她知道,男人回到了這裡。
“工作做完了?”,她問。
男人點了一下頭,剛躺下,又站了起來,走到了浴室中,開啟了換氣扇,點了一支菸,“公司其他人決定答應全球通的條件,他們會買斷我們的債務,我們為其他們工作二十五年,我們工作所得的百分之三十五歸我們所有。”
用多工作五年,換來了收入增加百分之五,好像很不划算,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辦公室裡,煙霧繚繞,他們討論的實際上並不是為全球通工作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討論如果不為全球通工作,他們還能做什麼的問題。
避難所的環境和地面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天然的階級分層會讓商品企業的策略更具針對性,但也會變得更不靈活。
上流企業會無限的向下相容,但下層企業,就無法向上相容,換句話來說起步越高的企業市場越大,而起步越低的企業越難以生存。
創業,他們沒有這個本金,湊一起都不一定行。
為別人工作?
說到底還是在下層打轉。
那麼不如干脆為全球通服務,至少全球通的地位超然,哪怕他們是最底層,也絕對會好過為其他企業工作,甚至好過去創業。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面對未來的充滿未知的恐慌和不安,會讓人們會選擇相對保守的那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