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也解釋了一下,「首先各種油墨的價格就很高,他的報價……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是真的,但目前他是唯一掌握這項技術的人。」
「在技術沒有完全公開前,他說是多少,我們只能承認是多少。」
「除此之外還有紙張的錢。」
「總統府的意思是我們儘快在八月份之前,印刷出第一批不低於一千億的資金,用於替換目前市面上流通的貨幣。」
「印刷一塊錢的成本和印刷一百塊的成本沒有什麼不同,而且小面額的印刷數量非常高。」
「我能把價格談到這個數,已經搭進去了不少我個人的關係。」
「再往下降的可能性……」,他搖了搖頭。
很多人覺得印刷一塊錢和印刷一百塊錢的成本應該不一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其實一塊錢和一百塊的印刷成本基本上沒有太大差別,加上一塊錢的鈔票大小比一百塊錢的小一點,一整版的貨幣切割還要多上幾刀。
從人工成本方面來說有可能比一百塊面額的成本還要多一點!
林奇報的這個價格呢,並不算多,只能說適中。
聯邦儲蓄銀行如果自己發行,成本能控制在十億左右,其實考慮到那麼多新的防偽技術,林奇的報價非常的合適。
【鑑於大環境如此,
可合適歸合適,要平白的多付出這麼多,聯邦儲蓄銀行還是很不樂意的。
畢竟這不是什麼小錢,幾十億的額外支出,對於聯邦儲蓄銀行來說也算是一筆很大的錢。
有董事提出了一些想法,「有沒有可能,進一步的壓縮這筆支出,最好是能拿到這些技術我們自己來印。」
總裁的表情變得微微有一些異樣,「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林奇還提供了另外一種方案。」
所有人頓時來了興趣,總裁似乎也知道他們會對這個方案很感興趣,但只是現在。
「林奇的另外一個方案是我們和黑石銀行交叉持股,這樣他就會給我們技術方面的授權。」
一些知道一些「內情」的董事紛紛都皺起了眉頭,「還是上次的結果?」
總裁點了點頭,「還是上次的比例。」
林奇想要聯邦儲蓄銀行百分之五的股份,這很顯然不太可能。
在如此的「野心」之下,四五十億的印刷費用反而看起來更容易接受一點。
要麼接受林奇的交叉持股方案,要麼就花錢讓林奇代為印刷,除此之外他們沒有其他方法。
而且康納和林奇的關係顯然更親近一點,如果康納選擇讓林奇印刷的同時,再嘗試讓他去發行,這對聯邦儲蓄銀行來說絕對是一場災難。
而且沒有誰規定聯邦索爾的發行,必須由聯邦儲蓄銀行來做。
聯邦政府把稅收抵押給聯邦儲蓄銀行讓聯邦儲蓄銀行獲得發行權,聽上去很複雜,其實這很通俗易懂。
簡單一點來說,聯邦政府把未來的稅收提前提亞給了聯邦儲蓄銀行,然後聯邦儲蓄銀行生產一種叫做聯邦索爾的「商品」給聯邦政府。
這種商品交付聯邦政府之後,聯邦政府把這些叫做「聯邦索爾」的商品用於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