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446

進步黨老人在病房裡用手寫下了自己的猜測。

不,不應該說是猜測,從他不斷用鉛筆去戳筆記本的行為動作,就知道他在強調他並不是猜測,他認為幕後的黑手就是格來斯頓!

因為只有格來斯頓,和他有這麼大的仇!

也只有格來斯頓,會透過這種方式終結一切!

大法官們詢問了是否有可能是保守黨老人那邊的敵人,進步黨老人不認為問題來自另外一邊。

要知道,保守黨老人可比他好刺殺得多!

老傢伙最近活得很滋潤,手中的權力並沒有他主動退休就損失多少,加上現在從斯勒姆這邊獲得的利潤,可以說是人生圓滿了!

他得罪過的,足以安排人來刺殺他的,基本上不等對方安排,老傢伙就已經提前送走了那些人。

所以說到最後,唯一有動機的,就只有格來斯頓了。

聯邦是一個非常講究「動機」的國家,它甚至一度比「證據鏈」和「程序正義」更加的重要!

曾經有一樁殺人,證據充足,程式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陪審團和法官最終都給予了被告無罪釋放的決定。

因為他們都不認為被告有殺死死者的動機,這個人沒有理由去這麼做,這也太荒謬了!

因為動機被司法放過的人有很多,但同樣也是因為動機,被抓住的人更多!

當人們在遇到一個麻煩而不知道誰是敵人時,往往他們會從別人的口中得到一句類似「你好好想一想,這樣的事情發生後誰能得到最多的好處」之類的話。

這句話實際上也是直接把矛頭指向了動機!

因為有動機,所以他們才會做,而沒有動機,就完全沒有理由要這麼做!

這些大法官們也很清楚這一點,甚至他們一定程度上已經認為這件事或多或少和格來斯頓脫不了關係。

可這畢竟是進步黨前後兩任委員會主席之間的問題,他們需要更多的認同。

林奇面對這個問題看上去遲疑了一下,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果……先生(進步黨老人)死了,對誰的好處最大,那麼誰就最有可能。」

說話的大法官笑著搖了一下頭,「別和我們玩花招,說說你的判斷。」

「沒有什麼太嚴謹的判斷,只是兩人的矛盾已經公開化,白熱化,沒有迴轉的餘地了。」

「如果格來斯頓下臺了,不只是丟掉權力這麼簡單,你們應該很清楚。」

「他上臺之後利用自己手裡的權力把很多老人都踢了出去,他得罪的不是少數幾個人,而是一整個前利益集團。」

「他的做法合不合適,他在上臺後有沒有做過什麼違反紀律的事情,這些都很難說。」

「我聽說進步黨的新大樓就是支援他的資本家無償捐獻的?」

在布佩恩最好的地段建一棟大樓少說也要上千萬,花這麼多錢蓋好的房子不拿去經營,而是直接捐贈給進步黨。

這就代表著這位商人至少要從捐獻這件事中賺到超過他捐獻出去的這些錢,那麼他怎麼賺?

這裡面是不是涉及到一些權力和財富的交換行為?

這還只是被發現的,那些沒有被發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