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應得一聲,有兩個衙役便上前將已經被嚇得大便失禁的孫狐推上木墩,只等朱開智令牌落地,劊子手便手起刀落,將孫狐頭顱砍下來。
與此同時,那不可一世的文歸章已經被除下官服,押來跪在一邊。
蕭墨等人早已經步回臺下,此刻見身周的百姓掌聲如雷,大呼快意…更有甚者,更是彼此擁抱喜極而泣。
突然又有一群錦衣衛擁著一箇中年太監來到。
沸騰的人潮再次沉靜下來,場面又是靜得落針可聞。
老百姓見是錦衣衛,都不由自主的遠遠讓開一條通道。
這群錦衣衛約有百十來個,擁著那個太監上了刑臺後,便皆兵仞出的守住刑臺四角。
蕭墨頗為奇怪,不知這個太監是何來歷,居然敢闖法場。
而且竟然能夠調動錦衣衛。
看來其來頭應該不。
已經聽得這太監尖聲道:“朱大人,咱家這裡有禮了。想來這一年裡,朱大人掌管八方巡撫之職,、穿州過府、走南闖北,一定是非常辛苦吧!唉!這都是為了皇上為了咱們大明下呀!”
朱開智不置可否,道:“原來是劉公公的大駕,不過劉公公不在皇宮內納福,居然有閒情宜致到洛陽來了!”
劉公公?不是正德年間那位專橫跋扈、鑽權弄政的大太監劉謹吧?
蕭墨記得,以前曾讀過明史,裡面記錄了一些生平惡習。
明朝時期的“八虎”分別是指劉瑾、馬永成、高鳳、羅祥、魏彬、丘聚、谷大用、張永這八人。
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因病去世,太子順利即位,即明武宗,太監劉瑾、張永、谷大用、馬永成、丘聚、羅祥、魏彬、高鳳八名太監得到了新皇帝的寵愛,被稱為“八虎”。
八虎以劉瑾為首,為了巴結日後的新皇帝,每都進一些奇特的玩具,還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演出,各種體育活動,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
年幼的武宗無法抵禦這些奇特玩具的誘惑,整日沉溺其中,並且終其一生無法自拔,學業和政事也荒廢了。
八虎之首劉瑾為內監官,總督團營,司禮監等,掌握了內庭重權。武宗驕奢淫逸,不理朝政,劉瑾投其所好,廣選鷹犬歌伎,專供武宗淫樂;
每當武宗淫樂的關鍵時刻,劉瑾便呈上大臣奏摺請示彙報,武宗極不耐煩,讓劉瑾批示了之,於是劉瑾權柄在手,貪汙受賄大行其道。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劉瑾在午門被凌遲處死。觀刑者人山人海,歡聲雷動。許多群眾花高價買劉瑾之肉設案祭奠亡靈,以解心頭之恨。
這是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