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報信者是一字電劍丁堅。
江南四友歸順任我行助任我行重奪黑木崖之後,丁堅便被任我行任命為黑木崖護教衛隊大隊長,負責黑木崖的大安全,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此刻丁堅朝上抱拳道:“回稟教主,朝廷八方巡撫使兼應府府尹朱開智朱大人在崖下求見副教主蕭墨蕭大俠!請問教主,屬下是否要將朱大人迎上崖來?”
任我行點點頭,示意丁堅起身暫留一旁,又對蕭墨道:“墨子,你認識朱大人嗎?”
蕭墨暗道:“這朱開智乃是華山派師爺衛國的未來老丈人,與華山派走得很近,三前任教主公告下輔佐朝廷,誓要將日月神教建立成為下一等一俠義大派,估計朝延也得知此息,朱開智又得知我與五嶽劍派有舊,或許朝廷對我日月神教有甚指示,才讓朱開智來黑木崖求見。”
口上忙道:“屬下只從嶽盟主口中聽過朱開智其人,知道這個朱大人是華山派總師爺衛國的泰山,只是聞名,並不曾會得。”
任我行沉吟半響,才道:“那麼你可知道朱大人所為何來?”
蕭墨道:“如果屬下沒有猜錯的話,朝廷已經得息我日月神教輔佐朝廷、替行道的新動向,此來定是更深一步的瞭解我們教義,甚至或許皇上已經許可了教主的倡議!朱大人表面是求見屬下,實則是與教主商議大事!”
任我行道:“聽你之言,這個朱大人本座是應該容見了?”
蕭墨道:“屬下曾聽聞嶽盟主提及朱大人,他除了為官清廉、政績彪炳、手握京機治安外,其夫人還是皇上奶孃…還當初朱夫人為了給皇上足夠奶水,竟然將獨女——即後來加入華山派的黃金梅拋棄官道…而大太監劉瑾在嵩山五嶽劍派並派大會上卻被一箇中年美婦搶走——與搶走東方不敗的是同一人,隨後張永接替了劉瑾東廠廠公之職…因為這層關係,權勢傾的張永才竭力討好朱大人…因此,這個朱大人,教主是非見不可!”
任我行毅然道:“好!就依墨子你的提議,丁兄弟,你且替我將朱大人迎上崖來!記住,一定不能夠怠慢!”
丁堅恭聲應了一聲是。
便下去帶人去了,沒過多久,丁堅果真將八方巡撫朱開智帶到了承德殿,而其衛隊則在崖下侯著。
任我行一干首腦又將朱開智引到書房會話!
眾人見過禮後,蕭墨便單刀直入,問道:“朱大人先下之憂而憂,公務繁忙,不知提問草民所為何事?”
朱開智微笑道:“提問不敢!只是本官身擔這八方巡撫使之職,而今又恰好巡查到河北府,聖上才以飛鴿傳書傳晾口渝讓本官前來黑木崖宣讀。”
於是朱開智詳敘了詳情。
原來朝廷的確是已經知道了日月神教復興倡導的為國為民的大義口號,恰好朝廷獲得河州衛使兼監藏指揮使、喇嘛教大首領灌頂國師思巴兒飛鴿傳書,是烏斯藏都司境內的明心活佛改黃教為合歡教聯合瓦刺四大殘部扶植起來的四大邪派企圖以武力控制大明在藏的烏斯藏都司建立汗國稱號,信中又言朝廷扶植於公格爾鎮崑崙山的崑崙派危如累卵急需武林同道援助,幸有公格爾鎮地方輔教王南喀雷必堅贊(南渴烈思巴)聯合黃教正宗迂迴反抗,烏斯藏都司才沒有完全淪入瓦刺之手。
聖上及楊一清楊大熱皆大讚日月神教改過遷善之決心,也希望日月神教藉此機會一展抱負,遠赴烏斯藏都司,讓日月神教協助崑崙派和南渴烈思巴輔教王趕走瓦刺五大邪派,還烏斯藏都司一派清平…
任我行等人聽了都是滿面驚容,一時無言。
來自23世紀的蕭墨當然對瓦刺兩個字並不陌生,相反卻非常的熟悉。
蕭墨開始搜尋關於瓦刺的記憶。
瓦刺並不是簡簡單單的兩個字而己,而是一股可以威脅大明江山的蒙古殘部,鐵騎無耽勢力強大,時有侵吞大明江山之舉。
瓦刺只是成吉思汗的遠親,一直活躍於阿爾泰山等地,史稱西蒙古,與成吉思汗的黃金家族建立的東蒙古——即韃靼相對應,兩者也是世仇。
在明英宗之時,瓦刺出現了一個史無前例、後無來者的牛人,這人就是也先。
也先在明朝廷的助力下打敗了韃靼,統一了東西蒙古,稱聖大可汗,後與明朝發生衝突,叩打大明邊境。
正值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在王振的慫恿下竟然不顧眾大臣反對,御駕親征,在土木堡與瓦刺大戰,史稱土木堡之戰…
其結果王振被敵殺、明英宗被擒、一眾宮女淪為瓦刺軍隊玩物…幸虧有名將率軍民奮守,否則大明早已滅亡。
也先死後,為爭奪汗位,自亂陣腳,韃靼在明朝的扶植下很快脫離瓦刺控制,並實行反攻,不久又收回失地,將瓦刺趕回西部,在明孝宗時期,瓦刺分離成四部。
分別是:杜爾伯特(綽羅斯氏)、準噶爾(綽羅斯氏)、和碩特、土爾扈特這四部。
這就是瓦刺四部。
想不到瓦刺四部居然暗中陪植武林門派企圖侵犯烏斯藏都司。
但是從地圖上來講,瓦刺四部和大明的烏斯藏都司之間還隔了亦力把裡這支東察合臺後裔,瓦刺四部能滲透亦力把裡而入烏斯藏都司胡作非為,也算他們的本事。
蕭墨突然省起一事:“該不會瓦刺四部想要先拿下烏斯藏都司再合力消滅亦力八里?”
於是又回想記憶當中的亦力八里。
乃東察合臺汗國的首都之一,別稱之一,和明朝並存。
14世紀中葉,統治中亞的原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的察合臺汗國分裂為東察合臺汗國、西察合臺汗國二部,東察合臺汗國的國王(汗)主要活動於別失八里(八里為突厥語,意“城”)之地,明人記載即稱之為別失八里國。
1432年歪思卒,其後裔互不相下,東察合臺汗國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