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橫山一郎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劉綖大軍進城屠盡萬惡的倭人,隨他一起來的還有巾幗英雄秦良玉。
秦良玉與蕭小墨氣味相投,認蕭小墨為義兄。
蕭小墨可說是子虛此行。
蕭小墨將小西行長的人頭功讓給劉綖,只要求帶走小西芳子。
理由是,他是清修之人,不適合過多捲入官場。
劉綖欣然接受蕭小墨的厚禮,也答應他的請求。
而後,蕭小墨解散臨時交易市集,將臨時交易市集儲存的糧食按人頭分給順天城的每家每戶。
眾百姓齊倡蕭小墨恩德!主動為蕭小墨和劉綎立金身功德銅像,真心叩拜。
蕭小墨又將繳獲的倭人火器獻給劉鋌,後者大為感動,激動之下,與蕭小墨結成了生死兄弟。
從高麗返回大明後,三人分道揚鑣,蕭小墨帶著小西芳子等人趕回西嶽華山,劉綎歸師京城。
蕭小墨從高麗返回,經過遼寧時,於黑鷹山山腳救得垂死尼堪外蘭,答應助其報奴兒哈刺滅國之仇,傳其延壽醫方,尼堪外蘭隱藏於黑鷹山待起。
注:尼堪外蘭,又作尼康外郎,中國明朝後期女真領袖之一。
蕭小墨回到華山時,魏忠賢也到了多時。
魏忠賢為人甚為乖覺,對他也是極為尊重,做事兢兢業業、一絲不苟,更與身邊的人相處融融…
他好到讓蕭小墨懷疑,歷史上的魏忠賢是不是記載有誤,亦或是有人故意誣衊他,甚至用虛假的歷史事實‘哄騙後人。
蕭小墨這個人看人很客觀,不會一錘子將別人釘死,他決定,就算魏忠賢是個十惡不赦的人,也要想辦法將他引入正道。
於是蕭小墨引導魏忠賢讀了許多忠臣孝子之類的書籍,魏忠賢記憶力超強,又肯用功,不出兩個月,前後已經判若兩人,這讓蕭小墨猶為心慰。
恍惚之間,又是三年過去,魏忠賢與蕭小墨等人都處得頗為融洽,蕭小墨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經過自己的有心改造,魏忠賢應該不會再成為那位權勢傾天的九千歲吧!
換句話說,魏忠賢要是權勢沒那麼大,也不會被剛上臺的崇禎處死。以他的身子骨,再多活個十把二十年應該沒事吧?
不過,崇禎皇帝恐怕也想不到,最後陪他死在一起的居然仍是一個姓王的太監。這就說明一個問題,對大明最忠誠的人,不是達官貴族、東林堂,而是忠誠皇室的宦官。
闖賊攻打京城,崇禎皇帝在金鑾殿上敲響洪鐘,眾官員竟然不至,引得崇禎皇帝在死之前說道:“群臣誤我!朕無才無德,願為亂軍分屍,上天憐見,勿讓亂軍傷我子民!”
如此一段慷慨激昂的遺言,卻讓許多後來人認為崇禎皇帝沒有擔當,是一個典型的甩鍋俠。
但是崇禎皇帝十五登基,在位十多年,一直兢兢業業、勤政務實,付出了全部努力,就因為錯用馬謂之流只會紙上談兵的袁崇煥,便是一個昏君?
試想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性格都還沒有長定,一下子便要心憂天下,當時黨爭激烈,許多重要的將領不敢用,恰好袁嘟嘟是中立派——只能算勉強中立,因為他曾經向魏忠賢靠攏過,不過關係又不是很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