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3章遼左六堡

推薦:巫醫覺醒。

“言可以開闢疆土七八百里,可以大大擴張耕牧之利。

“汪道昆上報明廷,明廷認為可以實行。從此這裡的人口生計日益繁榮,增至六萬四千餘戶。不知道晚輩所知可否屬實呢?”

李成梁點頭道:“確有其事!”

蕭小墨問道:“那為何老將軍有捨棄此遼左六堡的打算呢?”

李成梁笑道:“除了遼左六堡孤懸於外很難守住為外,老夫還有一招引君入甕之計等待施展,其實子遼左孤懸於外而難守,只是老夫的一個誘敵深入的一個藉口而已,老夫的主要目的還是後者。!”

蕭小墨道:“願聞老將軍高見!”

蕭小墨固然難明白李成梁引君入甕的真實含義,李如柏、李若梅等李氏子孫也是滿面迷茫,不知道老父意之所指。現在見蕭小墨提出了疑問,也就仔細傾聽李成梁下文。

李成梁嘆道:“想老夫總督遼東之際,不管是漠南蒙古,還是後金女真族,都只有伏首在咱們大明天朝國威之下,縱然有所叛逆,亦是很快平復,遼東老百姓也迎來了難得的幾十年太平日子…這些不單單只是我李成梁的個人功勞,還是遼東軍民真誠合作的必然成果。

蕭小墨暗道:“李成梁此言甚是,恐怕居功自傲之言很難站住腳!”

李成梁繼續說道:“我大明自建國以來,都是以民為本,始終堅持為老百姓謀福利的宗旨,怎奈皆因歷代貪官蠶臣的中飽私囊而使歷朝皇上備受老百姓所置疑。以至於許多官家商人的財產竟是國庫的數十倍之多。

“有鑑於此,我便開始在遼東制訂商人稅收條令,而每年所得皆完全上繳朝廷。”

蕭小墨暗道:“在寬佃六堡和遼左六堡開放邊境貿易市場,乃李成梁所提倡和支援下建起來的,這些往來的中外商人理應按例上繳稅金!”

李成梁嘆道:“只可惜天下間的商人大多都是貪得無厭的,他們不情願按實際情況向朝廷上繳稅金,先是花高價錢賄賂我,被我拒絕後,他們又入順天府京師,收買那些貪財忘義的汙吏,在皇上面前不斷的搬弄是非,其中數言官御史張鶴鳴者為最,聖上於1591年十一月,竟然受張鶴鳴這個小人的迷惑,罷免了我在遼東的職務。”中文網更新最快 電腦端:

古來文人多誤國啊!

李成梁道:“在我離職遼東的這十年間,後金國主奴兒哈刺不斷兼併女真四部,實力不斷壯大,現如今僅有海南女真部未被其征服,而尼堪外蘭一部傷亡甚巨,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繁衍生息,才能夠助我大明一臂之力。

“據我揣測,等到奴兒心哈刺吞併海南女真羽豐翼滿之後,便會征服高麗和漠南蒙古各部,最後便會找理由向我大明宣戰…唉!遼東旦凡有我李成梁在一天,便絕不容後金國踏入遼東國境半步

這句話是遼東軍民所說,亦得到朝中重臣所認可!

“可笑的是,現在我卻要主張捨棄遼左六堡,皇上和大明群臣,甚至天下百姓會怎麼想呢?奴兒哈刺是不是覺得這塊肥肉特別誘人?”

蕭小墨笑道:“豈此是誘人?恐怕奴兒哈刺睡著覺都會笑醒呢?據我推測,只要我們大明軍民前腳剛撒出遼左六堡,奴兒哈刺的人馬便會後腳跟進,而老將軍目的也是要後金軍進入遼左六堡,讓奴兒哈刺享受享受老將軍後招的滋味!”

李成梁笑道:“我的確是想借此教訓一個奴兒哈刺,我的後招其實是一個制襯後金國之計,而實施這條大計的人便是蕭大俠的義弟毛文龍。”

“啊!”

李如柏等人驚撥出聲。

毛文龍用手指著自己:“我?”

蕭小墨微微一笑,已料到李成梁是想要派遣毛文龍深入後金的大後方皮島即東江發展勢力,以對後金構成牽制之效。

李成梁衝毛文龍堅定的點點頭,道:“我認為,在座諸君,除了蕭大俠之外,便只有毛兄弟你能夠勝任此職!因此,你必須當仁不讓!”

蕭小墨暗道:“如果我所料,李成梁是要派遣毛文龍到後金老窩之後的皮島搞活動,這一招真是厲害,形成前有李成梁的遼東鐵騎軍,後有毛文龍的遊擊軍,讓奴兒哈刺背腹受襲,食不知味睡不安枕,恐怕不少活幾年都對不起奴兒哈刺自己!

“不過可惜的是,歷史上的李成梁於1608年再次被排擠出遼東戰場,讓他反攻後金國的壯志永遠成為夢想!有我存在,我一定想方設法的實現李成梁這個宏偉的目標。”

毛文龍少年壯志凌雲,被李成梁的話激起了心中豪氣,說道:“卑職謹遵大人吩咐!敢問大人要卑職怎麼做?”

李成梁道““我要你潛入皮島,以皮島為中心建立一支海上勁旅,時常遊擊後金於後金範圍之內!尤其,在後金軍有侵犯我大明邊境之時,你一定要佯攻鹿鼎城,讓後金軍疲於奔命!”

毛文龍恭聲應是,保證堅決完成這個任務。

眾人齊聲稱妙。

李成梁卻又嘆道:“遼左六堡的居民大多是外遷來的,在六堡已經生活了三十年,一旦讓他們撒出自己生活多年的故鄉,恐怕會遭到他們的反對。

“他們小老百姓,根本不知道後金軍對待漢人有多殘暴!他們只想到自己的錢途和眼前利益,鼠目寸光,以為後金軍像咱們大明一樣的好說話!中文網首發

“因此,老夫規定了一下五年計劃,請蕭大俠前至遼左六堡,憑藉你蕭大俠的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平民百姓,務必在五年之內使得平民百姓全部搬入我所指定的區域!蕭兄弟,你能夠做到嗎?”。

蕭小墨暗道:“歷史上李成梁捨棄了遼左六堡,將那裡的六萬四千餘戶居民遷移到內地,那些居民依戀家室不想離開,李成梁就以大軍驅趕他們,造成很多流血事件,死者很多。

“為此,李成梁大受朝野譴責。原來李成梁的出發點還是好的,或許他找不到合適的人前往遼左六堡給居民作思想工作。”

推薦:巫醫覺醒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