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世,李雲井從咿呀學語開始,李白便是他最熟悉的古名人。
細數下來,李雲井所能背誦的李白詩歌,不下三百首。
而這一世,太白劍仙更是以三絕之才冠絕天下,受到世人的敬仰與傾慕。
李雲井並非對李白或是太白劍仙不敬,只是對於他的遭遇感嘆而已。
李雲井看了看四周同學,知道自己引起了公憤,繼續說道:
“《大獵賦》、《宮中行樂詞》、《清平調》等詩篇,難道不是取悅帝王之作嗎?”
李然大聲喝斥:“你懂什麼,若能得到帝王親睞,便可以實現胸中抱負,經國安民。”
李雲井嘴角一挑:“是嗎?”
“唐王初始還算賢明,甚至還開創了盛世。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後期的唐王專寵太真,致使外親專權。”
“這種情境下,不管太白劍仙怎麼做都不可能濟世安民。五十歲後,太白劍仙這算看透了官場,抑鬱寡歡。這個,我們可以從後期的詩作讀出他的無奈。”
“然而到了此時,即便已經達到了破玄境九品,可他至死都沒能勘破七境。”
“在我看來,以太白劍仙的資質,若能潛心修道,或許會成為萬年來羽化登仙的第一人。”
李雲井所說讓他們頗有感觸,大多的學子不知如何辯解。
但有些依然不滿李雲井詆譭太白劍仙,質疑道:“六境之上都是傳說,太白劍仙既然到了六境,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抱負,有何不可?”
“傳說嗎?若真是傳說,古往今來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六境修士前仆後繼。”
“難道在你們看來,這些人都失心瘋了,才智還不及常人嗎?”
眾學子心頭一震,羽化成仙已成傳說,他們從未細品過。
可此經李雲井這般說來,難道六境之上真有仙人不成?
一時間,眾人陷入了沉寂中。
一旁的張揚驚呆了,這還是他認識的李雲井嗎?能說出這番言論的人,會是一無是處?
李雲井侃侃而談,碾壓眾人,這讓李然很不爽。
李然大聲道:“你是個什麼東西,居然敢點評太白劍仙。”
李雲井道:“我確實沒有資格點評太白劍仙。然則,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什麼人啊鏡的,狗屁不通。”李然語塞。
良久未開口的蘇仲,大喜道:“好一句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此乃聖賢之言也。”
蘇仲看著李雲井,一個十五歲的學子竟有這等見識,著實讓他驚訝。
蘇仲問道:“你最近在藏書閣都看些什麼書?”
李雲井:“史記、經史雜論、名人傳記等書。”
“這便是你讀書所得感悟?”
李雲井點頭稱是。
蘇仲哈哈一笑:“很好,很好····”
接下來蘇仲與李雲井一問一答,李雲井每每有驚世駭俗的言論,引得蘇仲不住的稱讚。
蘇仲驚歎李雲井的才識,其他學子更是震驚。
他們與李雲井相處兩年,當然知道他幾斤幾兩,不知他如何變得這般厲害。
張揚則嘀咕著:“難道藏書閣有什麼寶貝,竟然能讓李雲井換了個人似的。”
他與李雲井同食同寢,李雲井的變化也就在最近幾日。
師生二人談的興起,竟忘了時辰。
直到中午吃飯時候,這才放了課各自散去。
飯後。
張揚火急火燎的跑到藏書閣,剛巧碰到了李雲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