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無論是幾天前的討論也好,
還是現在這因為某種原因,而首次被展現於眾人之前、“人力”完全無法與之對抗的力量也罷。
刻晴突然意識到了,明明自己在面對許多問題時,都會選擇去親身進行考察以消除心中的刻板偏見,
——那為何在神明的力量這件事上,自己卻因為這些年來帝君在請仙典儀上的表現,而犯了想當然的錯誤呢?
以帝君與須彌的那位神明現在所表現出的這份力量,刻晴不得不承認,
即使她對於人治的執著,在這些年來,甚至能夠得到帝君本人的認可…但那也不意味著目前的璃月,就有能力將神明的作用「取而代之」。
——在其他國家的神明還存在、可以僅憑一己的想法,就為整個國家帶來毀滅性災難的情況下,
完全的“人治”對於現在的璃月而言,的確像不卜廬的那位客卿所說,是一種過於超前、在客觀事實上沒有施行基礎的制度。
那人類難道真的就應該什麼都不做嗎
刻晴有些迷茫。
但就在這一刻,
當她注意到天空中兩位神明之間,那份逐漸成型的、代表著結盟互助關係的「契約」後,
她那雙清澈的粉色眼瞳也漸漸亮了起來,明白了自己一直以來真正在乎的究竟是什麼
——即便是力量強大、壽命長久的神明,都尚且會為了國家民眾的發展而不斷努力。
——那生命更為短暫、蒙受庇護的人類本身,又怎麼能不對自己負責呢?
神與人的關係,其實從一開始就絕非對立。
——既然現在的璃月就像襁褓中的孩童一般,還無法脫離神明的保護,
那麼如同自己這樣的七星,最核心的職責其實就是讓這個孩童可以在“父母”的庇護下儘快成長起來,
到達一個可以獨自面對危險、無需再讓神明費心的程度。
——無論是神治還是人治,最根本的目的都是讓璃月儘快的發展起來。
只有先塑造出一個強大的璃月、一個可以獨自對抗外界威脅的璃月,才能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讓人民擁有更多選擇的空間。
也只有到了那時,人治才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而非是現在這樣的一紙空談。
一念至此,
決定在神與人的共同努力下,讓璃月儘快強大起來的刻晴,就連精氣神都比先前強上了不少。
眼見預定好的吉時到來,懸於空中的二位神明,似乎也已經完成了那份用於締結“聯盟”的契約,
回憶起這次請仙典儀開始前,曾安排好的相關步驟,
刻晴上前一步,恭敬拜下。
“七星玉衡,敬拜二位尊神。”
“——請尊神賜下神諭。”
隨著作為璃月子民代表的“玉衡星”恭請神諭,滌塵鈴中演奏的樂曲也驟然隨之變幻。
神明的威嚴莊重逐漸消散,漸漸有了些人間煙火的味道。
——既然屬於“神”之間的會談已經結束,那麼接下來,自然就是神明對於“人”的指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