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生命的底色

短短十幾年時間裡,從父親口中得知他們參與建設的大大小小的工程不計其數。可是他曾經那些夢想,也隨著他堆砌的一塊塊的磚頭瓦塊被築進了那一棟棟的大樓裡面。

當父親真正回到我們身邊的時候,他已經過了年富力強的年紀,他的工作被比他更年輕,更能吃苦耐勞的人取而代之。父親只得回到他闊別了多年的家鄉,回到他已經忽略了很久的妻兒身邊。

父親的迴歸意味著我們一家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短暫的修整之後,父親又不得不再一次的踏上了新的征程。只是這一次不一樣的是,他帶上了母親和姐姐。

是的,在的命運搏鬥了半輩子之後,他選擇了妥協。讓姐姐踏上了跟他們同樣的人生道路,臨出發的前夜,他們只是默默的收拾行李。母親偶爾叮囑我兩句,卻並沒有向我袒露過多的傷感。是的,十幾年的分離讓我們都已經把分離當作了常態。

南下的長途大巴帶走了父母和姐姐,第一次出遠門的母親一路上都很興奮。到千里之外的浙江,打給我的第一個電話就是不斷的向我介紹她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比縣醫院還要高一大截的大樓,滿大街到處飛馳的汽車,比村裡曬穀場還要乾淨的柏油路。

一切對她而言都是新奇的,而一天在車間裡工作十個小時就能掙到五六十塊錢,更是讓她樂開了懷。用她的話說,她再也不用挑著幾十斤的糞水爬幾十米的山去澆莊稼,再也不用頂著三十幾度的高溫去田裡幹農活了。

比起母親的新奇姐姐的表現則在淡定得多,當她踏上南方土地的那一刻,她應該就已經預見了自己的未來。比起聒噪的車間,我想她更喜歡教室的那份安靜和詳和。只是很可惜,命運之手並沒有停止對我們一家人的摧殘。

她明知無力抵抗,便只能被迫的選擇了順從,還好她還在向命運吶喊的底氣。至少她不像母親一樣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也不像父親一樣需要承擔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她唯一需要負責的只有她自己,她只需要向這個世界宣瀉出她自己內心的忿懣。

而我則彷彿又看到了命運的又一次輪迴,從姐姐轉身離開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明白了命運的轉輪已經回到了起點。而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父母,而是我和姐姐。

姐姐臨掛電話的時候小聲的告訴我,有什麼需要就儘管說,她會盡量滿足於我。我想這次她也扮演了父母曾經扮演的角色,她要用自己作為我向上攀爬的基石,而我無論如何都無法甘之如飴。

坐在車裡向外望去,我在想當初姐姐坐在大巴上的時候,是不是也像現在的我一樣靜靜的等待著命運的宣判,是不是也像我現在這樣對即將到來的生活充滿著不安和惶恐。

看著道路兩邊不迷倒退的建築,聽著吳爸吳媽對吳凱和我沒有考上大學,尤其是我名落孫山的小聲斥責。我心裡竟然湧起一股濃濃的暖意,的確我的落榜在父母和了解我的人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雖然我不是什麼超級學覇,但是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突然的敗北,還是讓他們多少有些不理解。而我也沒有過多的去辯解,面對所有關心的質問,我只是啞然一笑。

從小生長在那片寧靜的小山村裡,我所見到的人生大抵都是沒有脫離那片土地的。對於金榜題名,魚躍龍門什麼的我並沒有特別的嚮往。

尤其是在見識過父母和姐姐在浙江的生活環境之後,我更是無法理直氣壯的去接受他們源源不斷的饋贈。於我而言,大學或有或無都不影響我自己的成長。

但是要讓我坦然的接受他們將辛辛苦苦掙回來的血汗錢交到我手上,再由我一分一分的花出去這確實是我的良心無法面對的。所以我選擇放棄 ,義無反顧的選擇了父輩同樣的命運。

對於我的選擇,父母都沒有做過多的勸解。我想在他們看來比起我那些在小學初中就輟學進入社會的同學,我已經有了足夠的資本去闖蕩江湖了。至少在殘酷的命運面前,我比他們更有抗掙的底氣。

當然,我這個決定也在一定程度和減輕了他們的壓力,他們不用再為我每年的學費和生活費操心了。母親甚至一直在提醒我,我努力工作攢錢。一家人一起努力,早點回老家蓋個房子,完成她和父母半輩子的宿願。

對於他們的這個願望,我是非常理解的。因為村子裡幾乎家家戶戶都已經透過外出打工蓋起了二層,甚至有些人已經蓋起了三層的小樓。只有我們家的茅草屋因為年久失修,已經破爛不堪,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

住在裡面的我一直都是提心吊膽的,特別有每年的雨季,真是天上下大雨,家裡下小雨。這也成為了父母的一塊心病,一直壓在他們的心上,現在因為我這個決定,無疑讓他們離實現這個願望又近了一步。

對於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家村的我們來說,回到農村很顯然是無法逃離的宿命,尤其是父母他們這一輩人。城市對於他們而言實在是太遙遠了,儘管已經在城市裡生活了十幾年,但是刻進骨子裡的很多習慣還是沒有一點點改變。

出門習慣了步行,兩塊錢的公交車對他們來說還沒有半個小時的步行方便;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堅持自己做飯,因為廚房裡的煙火才是過日子應該有的樣子;路上碰到誰都要打個招呼,寒暄上一陣子,就像以前在老家時一樣;家裡做好吃的一定要給鄰居拿上點,似乎分享早就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了。

他們無法理解,也不能接受成天吃著外賣,門對門住了幾年卻互相都不認識,一出門不是公交就是打車的生活。在這個鋼筋水泥交織而成的世界裡,他們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他們必須要小心翼翼的去學習這個世界的生存法則,去遵守一些他們聞所未聞的規章。

他們每時每刻都侷促不安的倦縮在一個他們認為安全的小天地裡面,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著自己。這個世界對於他們的不友好是顯而易見的,可是他們卻不得不努力的去討好這個世界。笑意盈然的去面對那些不友善的人,那些不和諧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