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一章 臥牛村裡五好漢

話說大唐建中三年,皇帝生病,要召開國師聖手大會。

臥牛村來了三個京畿道京畿府官兵,通知臥牛村要為皇上和朝廷上繳人頭稅。

臥牛村裡長張恭心裡不願意,還未到秋收,朝廷下令繳稅,農人到哪有餘糧,給你上繳人頭稅?

但是對面都是腰懸利刃的官軍,他哪裡敢,而且公務在身,雖然不願意,但還是硬著頭皮上班。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飯,臥牛村裡長張恭和臥牛村保長敲銅鑼,挨家挨戶通知,朝廷言說要繳人頭稅。

很多人家不解,這農民都是靠天吃飯,本來日子過得就不怎麼樣,如今朝廷還要收人頭稅。

村裡有人不悅,說什麼的都有。

張家哥倆張承德,張承恩知道,怕父親捱打,也跟著父親保長挨家挨戶通知。

但是里正說的好,上繳人頭稅要各家把糧食往京畿府衙送,不是往他家送。

村人們咋呼一會兒也就不鬧。

上繳稅賦,農人上繳的是自家過日子的口糧,雖然還未到秋收,但畢竟是農人,勒勒褲腰帶從平日裡過日子的口糧裡分出份,也只有繳了。

大唐建中三年九月,未到秋收,就看到長安京畿道附近農人,趕著驢車,推著小車,成群結隊的到京畿府道送糧食,那場面甚是壯觀。

不過好在大唐建中三年是個好年頭,到了十一月,長安京畿府所屬農民大豐收,到了秋收時節,上繳人頭稅的事情,很多人把這一茬慢慢就忘了。

就是這一年,臥牛村五兄弟之一的張承思,秋收後,跟隨長安城內做買賣的叔叔去了趟山東販些貨物,回來的時候,又帶回些器皿,小賺了一筆。

話說臥牛村張承德兄弟五人。

在五人中,張承恩為大,為人木訥,少語,但是在遇見事情的時候,他又是下手最狠的人。五人中,他是人狠話不多的主。

五人中,張承德,鄧昶歲數行二,五人中,就屬他倆腦子活泛。

張承德雖然在家行二,但是很多時候,他在五人裡面才是老大,他是拿主意的人,是五人裡面的主心骨的人物。

鄧昶則是外來戶,五人中他是外人,關係不似其他四人近。

劉晌行四,張承思是老五。

五個人中,只有張承思未娶老婆。

話說張承思取山東販貨物回來,小賺了一筆,張承德,張承恩,鄧昶,劉晌出勞力,幫著張承思翻蓋了房子。

聽說張承思販貨物賺了一筆,加上又趕上豐收,張承德舅舅宋懷給張承思介紹了門婚事。

就在大唐貞元八年年底,張承思完婚。

結婚那天,張承德,張承恩,劉晌,鄧昶忙裡忙外,婚禮辦的十分熱鬧。

張承思結婚後的第三天早上。

時值臘月,天上飄著雪花,臥牛村地上鋪了白白一層棉紗。

張承思不在,張承德,張承恩,鄧昶,劉晌哥四個湊在一起。

自從發生村裡來個老道言說張承德與鄧昶兩家孩子有緣事情後,張承德有意結識鄧昶。

張承德與鄧昶結了個“表面上”的兒女親家。

這五個人就成了朋友。

農閒時節,哥五個每日就在村口槐樹下聊天,或者就到張承思家打發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