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兒,去泡壺茶!”白鶴道長也不知道出於什麼考慮,並不著惱,只是神色有些凝重,深深看了眼兩人後,見陳可欣又準備發火,出言制止了她,等將她支著去泡茶後,才又轉向張大寶接著道:“既然張老闆快人快語,貧道也就有什麼說什麼了,我們這個行當想必張老闆也不陌生,雖然是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但在這之前,總得知道什麼原因引起的,也得看看自己管不管得了!”
“這是自然,道長果然和那些沽名釣譽的江湖騙子不一樣,那些東西,見到紅紅綠綠的鈔票就走不動了,道長卻看都不看一眼,佩服,對了,道長有什麼想問的只管問吧,我看看從哪說起!”張大寶往前探了探身子,將那些錢一摞一摞的擺放整齊,一邊擺,一邊說著話,眼睛卻跟狼一樣泛著幽光死死的盯著白鶴道長。
“錢這東西,沒人不喜歡,不過也得有命拿有命花不是,你弟弟這個病,多久了,最開始是什麼樣,又是因為什麼導致的?”白鶴道長不為所動,只是端坐在椅子上,好像沒有聽到張大寶的威脅一般,風輕雲淡地說道。
白鶴道長說話之間目光深邃,張大寶也算是見過不少世面的人,此時卻搞不懂白鶴道長在想什麼,甚至連那目光中的含義都不怎麼明白,這時陳可欣已經提著一個紫砂壺走了過來,輕巧的將右手的擺子拋起,穩穩的落在幾人的桌面上,又輕飄飄的往前一探身子,便將茶水倒滿了杯子。
之後,陳可欣故意忽視了白鶴道長讓她離開的眼神,在倒完茶水後,直接站在了白鶴道長的身後,一雙靈動可愛的眸子,卻在張大寶和張小寶身上游走幾下後,最終落在了張小寶的身上,纖細好看的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彷彿看到了什麼一般。
白鶴道長見此只得作罷,而此時,在陳可欣脖子上掛著的槐木牌裡的嬰靈,似乎有些不安,傳遞出了一種令陳可欣解釋不透的資訊,讓她情不自禁的伸手撫了下槐木牌,安撫起了牌子裡的那個小東西。
“既然這樣,我也就不瞞道長了,也希望我的事,僅限今天在場的我們幾個知道!”張大寶見事情已經這樣了,也不準備拖延,先是衝那個提前的小弟擺了擺手,讓那小弟離開,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你放心,貧道做這一行當的,該講的職業道德還是有的!”白鶴道長答應一聲,陳可欣在旁邊聽的好奇,不知道這張大寶究竟是做什麼的,竟然這麼說,也讓她的心裡越發的好奇起來,她知道,那個旁邊一直不說話,卻模樣詭異的人,原因一定就在張大寶要說的事情裡面了。
張大寶其實也只是隨口一說,憑他現在的身份,也不怕白鶴道長亂嚼舌根,當下,便直接開門見山地說了起來。
原來,張大寶家中共有姐弟五個,除了他和張小寶,上面的三個都是姐姐,而且那會因為家裡太窮,大姐在出生兩年後就夭折了。
二姐倒是順利長到了十來歲,卻在一次放羊的時候被拐賣了,直到有了三女兒張召娣,這才穩定了下來,為了要個兒子,張老頭又努力了幾年,先後有了張大寶和張小寶,這也就是他們兩個名字雖然簡單卻都有寶字的原因。
隨著兩人的長大,張家也越來越窮,最窮的時候,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張老頭一看這也不是辦法,就承包了一塊魚塘,養了些魚蝦之類,家裡的條件這才好了一些,直到他們的父親死後,在一次清理魚塘時,從裡面挖出了一個看不出什麼朝代的玉碗。
那會的張家姐弟和張老太並不太懂古董的價值,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知道值錢,張大寶曾經聽人說過古董很值錢,就找村裡一個懂的老人,經過那個老人找以前的知青朋友,張大寶轉手便將玉碗賣了兩千塊。
要知道十幾年前的兩千塊可是一筆大錢,有了這筆錢,張家翻蓋了家裡的茅草屋,蓋起了水泥磚瓦的平房,一下子成了村裡的大戶,從那時候起,張大寶就開始琢磨起了古玩這一行當,甚至他們小莊村也有被他帶動的,但古玩哪有那麼好找的。
要說這個張大寶也確實是個人才,為人聰明不說,而且是天生當大哥的料,在村裡同齡人中,威望最高,竟然帶著一群村裡的年輕人,開始在周邊的三里五村農戶的家裡四下搜尋起了古玩。
前文說了,長安市是七朝古都,河陰縣也是出了名的千年古縣,地底下的寶貝不少,誰家犁地刨墳也能弄點古董出來,但這裡面真正值錢的卻是不多,折騰了兩三年後,張大寶一合計,錢沒賺到多少,倒是學了不少的古玩知識。
也就在這個時候,有那倒鬥為生的土夫子找到了張大寶,將他吸收進了組織,有了搬山摸金背景之後,張大寶才開始順風順水起來,跟著偷偷竊了幾個古墓後,賺了一大筆錢,但這時候,對摸金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
雖然長安這種古墓眾多,但說實話人口密集,適合他們開展挖掘工作的地方並不多,所以張大寶索性將老母親託付給了家裡的姐姐張召娣,跟著那些土夫子離開了家裡,中間張小寶滿了16歲後,也被張大寶帶了出去,當然,對家鄉的人都謊稱在外面打工。
其實張大寶和張小寶去了哪裡別人並不知道,但每次回來,他身邊的人都要換上幾個,直到近幾年,張大寶再也沒有出去過。這幾年,隨著河陰縣建設步伐加快,加上建築行業的發展,張大寶抓住了時機,將以前村裡跟著自己混的狐朋狗友聚集在一起,開了一家建築公司。
再後來,因為張大寶捨得砸錢,又黑白通吃,所以,很快的就承包了一些重量極的工程,撈了一大筆錢,在這之後,張大寶立刻轉型,成立了房產公司,圈地蓋樓賣樓。資金越賺越多,成了河陰縣的風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