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難為情地趴在媽媽肩頭,聽著大人們好心替她找藉口掩飾尷尬,雖然心虛,卻不敢再輕易開口反駁。
可也不能聽之任之,就這麼預設下來。
於是只好拿出自掛東南枝的慚愧態度,以行動表明不敢當。
單純的小孩子她都演不好,小神童、天才演員的好苗子之類的,難度更大。
她壓根把握不好那個度!
雖說泱泱華夏,少年英才輩出,可那也是鳳毛麟角,不能一概而論。
比如古時項橐七歲為聖人師,甘羅十二為相,曹衝五歲巧稱象,蔡文姬六歲辨琴音,司馬光砸缸,駱賓王詠鵝等等;
近有周爺爺年少立志,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呃,記憶當真清晰如斯,歷歷在目,栩栩如生!
或許,她勉強也可以算半個偽神童?
宋瓷竊喜,按捺住心虛,以及空虛的腸胃。
哭一場很耗費能量,真的餓了。
可她媽還在不緊不慢地跟人討價還價。
“入戲過深,沉浸角色不可自拔的情況,我也聽說過一點。”
李勝男輕拍閨女後背,真沒吹牛。
她上學的時候,週末也常約女同學一起去看電影;班上同學還有追星的,什麼天王天后的,如數家珍。
演員太過投入,出不了戲,這種敬業事蹟當然也被廣泛討論過,她也懂一點的。
算是職業風險吧。
但話又說回來,做哪行哪業又是絕對安全的呢?
職業病可不挑三揀四,一視同仁!
就算種地還有可能鋤頭刨到腳指頭,被毒蛇蟲蟻咬到,開拖拉機不小心翻到溝裡去,對吧?
她相信她的閨女。
閨女隨爹,不會這麼沒出息。
萬一真遇見那種不好的情況,也不是沒辦法解決,一個肉包子就夠了。
如果一個肉包子不夠的話,那就兩個!
不過一碼歸一碼,她對閨女有信心,不代表就不能為閨女爭取權益了。
畢竟這戲她跟宋春安也要演不是嗎。
“這種事情沒遇上,誰也說不好。”李勝男態度更加開明,話也說得軟和。
“咱們雖然不必杞人憂天,但作為孩子的媽媽,我也不能大意,要為我的孩子負責。”
“您看這樣行不行。我是這麼想的啊,出不了戲,大概是認知混淆,分不清哪個是現實。這對小朋友來說確實有點難。”
“不如,在合理範圍內,儘量將角色的設定,向我家宋瓷的真實情況靠攏。就叫她演她自己,真正的本色出演;再加上我跟她爹在旁邊陪著,不就不存在這個所謂入戲出戏的問題了?”
李勝男到底還是把想改戲的話,以一種稍微委婉的方式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