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目不轉睛地看著,將對方動作一一燒錄、分解,如同一臺最精密的計算機,實時將畫面轉化為數字計算,並總結出其中規律異同。
她又會了。
宋瓷滿足地喟嘆一聲,終於捨得眨下眼睛。
李勝男還是那副睜不開眼的睏倦模樣,但流清涕的症狀已經消失,也不再想打噴嚏,呼吸聲似乎都清爽許多,不再發沉發悶。
這效果真可以稱得上手到病除了。
宋瓷偏偏腦袋,手指頭動了動,虛虛比劃下幾個有可能行針的位置,推測出可能用到的手法,這針與針之間總要有所區別的。
孟述閒閒站在一旁充當助手,這點工作對他來說就是殺雞用牛刀。
不過是簡單的風邪入體而已,小菜一碟。
他對老師的獨門絕技信心十足,因而絲毫不擔心病人的情況,反而將大半心神放在老師以及未來小師妹身上。
一是擔心老師精力不濟暈倒,二是想觀察小師妹的學習能力如何。
畢竟老師能親自出手示範針法的機會難得,看一次少一次,就看小師妹到底有沒有這個悟性去領會,又能悟出多少了。
這一看可了不得。
老師確實耗費精力,疲憊不堪,兩針下去,臉色都泛青。
好在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早早準備接應,倒也沒有過多驚訝,不過是心疼焦慮居多。
令他吃驚的是未來小師妹的反應!
他是老師的得意弟子,用心教導栽培數十年,對於這鬼醫十三針可說是熟悉非常。
哪怕他現在只學會四針而已,但不是有那句話麼,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多次見老師出手,眼力還是有的。
瞧小師妹身側手勢的變化,他一眼就認出來,正是鬼醫十三針獨有的手勢,特別標準!
別小看這個簡單的持針手勢,這裡頭都有講究的。
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針灸最講究手上工夫,光是持針的方式差異,下針的位置角度力道上的細微調整,甚至取針的速度與輕重,全都會對整套治療產生不可估量的巨大差異,有可能就是生死成敗的區別。
鬼醫十三針成名日久,特徵明顯。
最後一針到位之後,便會與其他金針互相呼應,引發病人體內氣場流動變化,從而帶動全部金針齊齊震顫不已;
針顫之下,又反過來刺激病人體內穴道,引導氣血流轉,促進生機,驅除體內邪異之氣,正本清源;
至最後能達到病人體表潮紅似炭,一口廢氣不由自主從口內吐出,隨後體溫下降恢復正常,金針也恢復平靜。
這種種匪夷所思的異象,便非常人能使出,其中任意一步出現偏差,都可能功虧一簣,萬萬不成的。
這也是鬼醫十三針難學的地方。
否則憑他也算出色的資質,明明除了這套針法,幾乎已經把老師的其他本事全都學到手了,老師也早早說他可以出師獨立行醫了,卻為何他就是在鬼醫十三針的學習上一再碰壁?
真不是他笨,是這玩意兒太難學!
不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小師妹如此得老師看重還是有道理的。
小丫頭不過瞧了兩眼,先就無聲無息學會了標準的持針手勢?果真天賦過人!
合該當他老師的關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