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上級下達了研發任務,最終是需要經過專家團隊進行成果鑑定透過之後,任務才算是完成。
有不少專案,在透過鑑定之後,基本上就束之高閣,彷彿從來沒有研發過。
南山變速箱作為港資企業,自然跟國內的情況不一樣。
一機部這一次組織的專家團隊過來鑑定成果,目的也是有所不同。
主要是自動變速箱這種產品實現了“0”的突破,意義太過不一樣。
並且一機部的領導都知道南山變速箱所謂的港資企業身份是怎麼一回事,大家心中都已經把這個成果當成是國內的成果。
江輝對體制內的工作方式也是比較瞭解,知道這個成果鑑定對南山變速箱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到時候不說各種獎項,單單是對外推廣這款產品,就能多了不小的說服力。
“小江,這馬上到年底了,你不聲不響的又放了一個衛星啊。”
當週建一行人來到南山變速箱的時候,江輝自然是要在廠門口親自迎接。
對於江輝,周建的印象是非常好的。
一機部這些年的成果總結裡頭,可是有不少專案都跟江輝有關聯。
“得益於部裡面的大力支援,這兩年寶馬汽車集團的發展速度比較快,也掙了一些錢。”
“這些錢我們全部都投入到了新技術的研發和新工廠的修建之中。”
“各個公司的員工都很努力,我也很支援下面的人搞技術創新,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雖然4AT自動變速箱的設計框架是江輝親自動手搞出來的,TCU和液力變矩器等零件的關鍵工藝也是江輝搞定的。
但是這個時候沒有必要突出自己的成績,讓下面的人站出來領賞,顯然是可以更好的收攏人心。
不說其他的,單單是站在旁邊的紀華,聽了江輝的話之後,心中就頗為感慨。
“江廠長,我們首都齒輪廠的總工程師現在都成為了南山變速箱的總經理,我這從首都飛過來,感覺到處都是熟悉的面孔啊。”
李南海本來準備低調一把,默默的看看南山變速箱的4AT到底研發成什麼樣子了,然後再擇機發難。
可是看到紀華等老部下站在江輝的身邊,他立馬就忍不住了。
這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啊。
紀華等人在首都齒輪廠幹了那麼多年都沒有搞出什麼新技術出來,怎麼到了南山變速箱就那麼快就有成果了?
豈不是顯得他這個當廠長的人領導無方?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首都齒輪廠這幾年的日子過得太安逸了,讓我感到羨慕,但也影響了人才的技能發揮啊。”
別看李南海的行政級別也不低,但是江輝可沒有打算慣著他。
哪怕他是一機部組織的專家團隊的成員,江輝也無所謂。
先不說作為港資企業,南山變速箱的成果不需要經過誰的鑑定。
單單是周建、鄭海明和秦浩等人的支援,就不是一個李南海能夠搞出么蛾子出來的。
“各位領導,老廠長,我來南山變速箱完全是因為個人發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