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故事的最後
利,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總是不斷地平衡,不斷地衝突,最後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邊塞又有兩個國家欲與帝都抗衡。他們之前臣服帝都,最近又不太安分。
裴盛遠多次警告,他們總以各種理由搪塞。不是收成不好,就是國內發生重大事故,無法向帝都進貢。每年都是派一個使者到帝都回稟就完事。
這樣的話,明顯是謊言。這幾年,他們國家風調雨順,怎麼可能收成不好?
其實就是有了異心,想不臣服帝都。
最過分的是,他們縱容部下化成土匪,去騷擾帝都邊塞百姓。
他們隔一段時間便出來搶劫,見到財物就掠奪,見到女人就直接擄走,有時在搶劫過去中還殺人。
這簡直就是欺人太甚,裴盛遠下了幾次警告詔書給他們國君。
他們總是敷衍,說是土匪所為,他們有盡力剿匪,卻無法杜絕匪患。
裴盛遠下了最後通牒,若是帝都邊塞百姓再有被騷擾一次。帝都就會派兵去幫助他們剿匪。就算他們躲在皇宮裡,也一定會將他們找出來,將他們繩之以法。
沒想到,他們就是有意挑釁,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裴盛遠大怒,遂下令將這兩個國家收服。
安安在軍中率領軍隊,僅了了三個月時間,便連收服這兩個不安分的國家。他們重新簽定臣服契約,把往年未上貢的那部分也全部補上。今後若再敢故技重施,帝都將踏平他們國家。
兩位國君見識到安安領軍的才能,沒有一個敢吱聲,這段插曲就這樣結束了。
此事傳到帝都。眾人都稱讚他的勇敢與智慧。
小小年紀,有如此作為,帝都太子確實非凡人也。
這事越傳越離譜,有些說安安得天相助,一次出手,就將兩個國家收服。
還有些人說他是軍事奇才,小小年紀就已是大將軍。若不是因為要回京學**王之禮法,他現在肯定還在軍中歷練。
安安回到京城,以前那些中立的大臣們,現在已對他心悅誠服,無不誇讚他的才能。
將來帝都在他的引領下,定能走向更輝煌更強大。
而對了些反對之人,現在也都噤了聲。他們不再反對,因為反對並沒有用。
大皇子見他風光回宮,很是嫉妒。這本來就該是他的功勞,就因為他民嫡子,所以就註定得到比他更多。
大皇子來到太子府,挑釁道:“皇弟,你現在所得的這一切,全部都是我的。我的資質比你強,更適合當太子。”
安安笑著說道:“皇兄,小心禍從口出哦。說話還是要當心一點!立誰當太子,我並不知曉,因為我遠在邊塞。這全部是父皇的意思,如果人角意見,就去找父皇吧!他會告訴你答案的。”
大皇子呸了一聲,大聲說道:“我可不丟這個人,我且問你,你敢不敢跟我比試一下,如果你贏了,我永遠不再與你叫板,永遠效忠於你。”
安安笑道:“皇兄,我們是兄弟,何必鬧得這麼難看呢?立太子之事,我真不知曉的。並不是我從中作梗的。”
大皇子已經失去了理智,他說道:“我們就私下找個沒人的地方比試一下。如果你技不如人,我是不會服的。”
安安無奈道:“作為帝王,只是武功高強是遠遠不足夠的。你有沒有了解過,有哪些百姓還在餓肚子,又有多少百姓居無定所。為君之道,就是為天下百姓謀福祉,不是隨心所欲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
大皇子仍不甘心:“少囉嗦,你願意跟我比試嗎?”
他也是囂張了太久了,不給他點顏色,估計是會糾纏到死。
安安問道:“是不是比試你輸了,就永遠不再與我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