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七章 日常(5/5)

(踏馬的,還想著存稿,我真垃圾!)

光線暑期檔發行了四部電影:《四大名捕》、《樂翻天》、《神探亨特張》還有《傷心童話》…

只有《四大名捕》票房接近兩億,小賺了一點。

《樂翻天》上映一天,直接下檔——拿點票房不夠發行費的!

——《樂翻天》,王嶽倫執導,寧婧、姜武主演,首日票房沒到兩萬…

就這,寧婧也好意思說自己一直是一線?

對了,《樂翻天》首映釋出會,王嶽倫信誓旦旦:誓要破億,如果票房不破億,我就不投資電影了,轉行去開火鍋店了!

其實,這些無所謂,又不是沒失敗過!

《樂翻天》,光線承接的只是發行工作而已。

老王最憋屈的是樂視的幾部電影也上映了,而且口碑不差——《消失的子彈》,豆瓣評分6.8分…

樂視影業,老王一直很忌諱——因為張召!

張召從光線離職,在假躍亭的支援下創立樂視,短短兩年就殺了出來…

真要讓他成了事,豈不是顯得老王識人不明?

老王跟張召的故事,很浪漫——當年王常田媽媽親手包的餃子讓張召最後徹底決定留到國內,來了之後跟他一起打拼…

包括現在光線的很多策略:不做大片,也不建院線,而是靠發行和營銷制勝。

——民營公司去做終端,資本實力是不夠的。你要建很多終端,回收期很慢,跟銀行貸款也很難。

都是張召奠定的基調!

老王迷茫了…

“如果《左耳》成功,明星導演+光線製片的模式,你覺得怎麼樣?”

“…挺好啊,”沈夢溪懵了一下,然後開玩笑問:“您怎麼問我這個?”

老王沒回答,反問:“你對夢溪公司的定位是什麼?”

“未來十年時間,夢溪會轉型,每年制六到八部大製作,成本在4億以上,唐仁的定位則是犯罪懸疑片+喜劇,明溪的定位:青春、娛樂、恐怖片…另外我還會在土豆上線文藝劇場,專門放映電影將誒拿獎的文藝電影,才去買斷+分成的模式…當然,這是最好的分工。”

“…你考慮的這麼周全?”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

“唉…”老王又嘆了口氣…

沈夢溪其實知道,老王想跟參與夢溪的大製作…

但是,憑什麼分給他呢?

論發行實力? 夢溪吊打光線…

所以? 沈夢溪不會主動開口,老王也不會說什麼…

不過臨行前? 沈夢溪還是說了一句:“樂事這家公司問題不小? 底子很不乾淨,過不了幾年? 就該原形畢露了!”

“底子不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