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掌門說的,天道酬勤呀!
如果當時自己只顧趕路,略過這個山窩裡的小村子,華山未來就不免要失去一位大高手,自己今年也不要指望那部疾風快劍了。
李長根對劍法有念想,但對自己修煉的內功功法卻很是滿足,掌門賜法時說過,只要好好修煉華山心法,修完掌門創造的十到十二層,未來在華山就有立足之地。
掌門雖年輕,卻是神仙般的人物,一身武功深不可測,據說進度之快,在歷代掌門中都屈指可數。
既然掌門說了,肯定就不會錯,自己只要勤修功法,一日都不懈怠,未來定能跨入一流,實現李家歷代先祖的夢想。
到了山門前,眾人停下腳步,就見路邊樹林中轉出兩個內門弟子,李長根看了,是熟人,忙揚聲道:
“魏師兄、馬師弟,是我,傳功院李易根。”
李長根晉升內門弟子,掌門賜下輩份,按“澄清不易道”排,卻是易字輩,故改名易根。
只是行走江湖,不能洩露身份,才換回了原名。
魏易林笑道:“老遠就看到你了,你這個貨郎,今年可是最後一個回山,我還擔心你趕不上今年的年終大比呢,哦!看樣子收穫不錯。”
魏易林與李易根相識十多年,又幾乎同時晉升內門,相處得十分熟絡。
至於說貨郎,倒沒有說錯,李易根他們這些招生組弟子,行走於大街小巷,村頭村尾,第一要務就是給自己弄個身份,取信於人。
所以各顯神通,有扮成看病的郎中,有算卦的道士,有弄戲法的,李易根就是挑著針頭線腦糖糕零嘴,做了貨郎,行走於三秦大地。
四人解下背後的孩子,均八九歲的樣子,有的機靈,有的忠厚,但具不甚怕生。
李易根拍拍保柱的頭,招呼其他三個小孩上前,大聲說道:“這是魏伯伯,馬叔叔。”
保柱忙躬身施禮,道:“齊保柱見過魏伯伯,見過馬叔叔。”三個小孩也走前施禮。
魏易林笑呵呵,摸摸小孩的頭,讚道:“都是好孩子,以後要認真練功。”四人齊聲稱是。
“天色不早了,走,我帶你們回山,還能趕上晚餐。”
齊保柱雖年僅八歲,但心靈剔透,能感知到李易根的善意和喜愛,也就放心跟著這個叔叔走了,畢竟能夠吃飽飯,對於他這個孤兒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本以為山中像村裡後山般荒涼,哪知上得山來,只見房屋一棟連著一棟,層層疊疊,多得數不過來,人來人往,跟村裡過年一樣的熱鬧。
隱藏在心中的最後一絲惶恐也消散了,就是有一天,李大叔不要自己,只要有人,自己也能找到吃的。
而且,齊保柱已經知道了,李大叔也只是華山派的一個普通弟子,自己只要聽話,認真練武,努力為華山派做事,也能和李大叔一樣,成為華山派的正式弟子,從此吃喝不愁。
齊保柱不怕吃苦,做事不惜力氣,心中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