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易河帶人殺上泗礁時,華山太華堂中,嶽不群正與華山各院部長商議事情。
抖了抖傳閱了一遍再次回到手中的信箋,嶽不群嘆道:“左冷禪好大手筆呀!”
“殺一番也好,我們華山已經很久沒有大動作了,該讓人知道華山弟子的劍有多利!”黃不韜眼中充滿戰意,武功臻至一流,正雄心勃勃,重新恢復劍歸華山赫赫威名。
“幾個師弟正處於關鍵時間,參與這次爭鬥倒是對他們有極大促進,前提是能活下來,與魔教的廝殺可一點都不能鬆懈。”李不山也贊成參與。
趙不爭眼中的興奮毫不掩飾,作為華山傳道人的他,一直被嶽不群藏在華山,如今邁入一流,他從每次與師兄們的切磋中可以看出,自己的武功,放在江湖上看,也算是極高,但從沒有真正在江湖露面,也沒有和江湖上的高手對決過,總是美中不足。
此次華山全面發動,他也不可避免要參與進來,誰叫華山高手就這麼幾個呢?
掌門也不好再藏著自己了,傳道人雖不參與門派事務,獨善己身,但一定的江湖歷練,還是需要的。
甯中則也一臉期盼,大大的眼睛看著自己丈夫,可嶽不群則根本無視,兒子還沒到一歲,怎能讓媳婦跑到外面,去跟那些粗魯漢子廝殺呢?
宋文則見兩個人都不說話,輕輕咳了一生,問道:“我們參與嵩山發起的這場絞殺,華山能得到什麼利益呢?又會有哪些風險?”
錢叔一年前回家養老,推薦宋文則接手了外聯部。
宋文則此人頗有智慧,知道自己保不住雞公山的幾萬裡銀子,就送給華山,作為自己晉身之資,自被嶽不群收入華山,就把自己當成了華山人,做事兢兢業業,把分管的華山產業打理得蒸蒸日上。
得到嶽不群的賞識,點頭允許他接任外聯部,一躍登天,成為華山高層之一,他也知恩圖報,一切事務均以華山利益為先。
“宋部長說得對,所有的行動都需有個前提,我們能得到什麼?否則就是無謂的付出。”
“既然要參與這次行動,華山必定會付出代價,那就必須考慮能為華山帶來多大的利益。”
嶽不群最欣賞宋文則這一點,無利不早起,一切以華山利益為先。
華山不是那些身無恆產,兩肩空空的江湖散人,直接圍繞著華山吃飯的,就有兩三千人,間接依靠華山才能過日子的,起碼萬人以上,如果華山倒下,這些人的生活都會受到極大影響。
“我們陝西幅員遼闊,依附魔教陝西分壇的幫派有五六十個,如果我們挑了魔教陝西分壇,這些幫派的利益可由華山接手,還有販鹽……”何勇道。
“這大部分些下三流的行當,如果江湖中人知道華山去經營這些生意,華山的臉面可就不好看了。”黃不韜不滿道。
“販鹽先不談,華山先不做這出頭鳥,以免引起魔教的激烈反應,這些幫派的產業倒是可以考慮。”
嶽不群否決了對魔教販鹽生意動手的建議,那是魔教的命根子,誰動了他,魔教就會和誰拼命,又問道:“這些幫派有競爭對手嗎?”
何勇精神一振,道:“有呀,哪行生意能沒對手呢?跟他們作對的很多,有些還看我們華山眼色,每年有年禮送上。”
嶽不群點點頭,吩咐道:“你回頭整理份資料給我,這些行當雖然上不了檯面,但始終存在,不可能滅絕,由我們支援的幫派進行管理,總好過魔教支援的幫派進行管理,畢竟雙方的底線還是差距的,對從事這些行當的人來說,也是一種仁慈。”
“還有各地的城狐社鼠,也趁這個機會清理一遍,在各地都扶個聰明點的人起來管理,對小民來說也是樁功德,也更加方便我們華山對陝西的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