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大問題!
各教派的人不理會這幫人,這幫人可能就一輩子沉在朝廷的最底層,根本無法出人頭地。
當有人提拔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會投靠?
答案不言而喻。
嶽不群卻覺得無所謂,說不讓各教派伸手是態度問題,態度必須明確。
這些人被各教派拉攏了又怎樣,他們的所學所為,根基還是在朝廷,只有在朝廷裡,他們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功用。
有朝廷在,他們所學的就有價值,沒了朝廷,他們一無是處。
這決定了這些人,即便是被各派拉攏,他們也會極力維護朝廷的利益。
何況,還有華嶽皇室軍隊這個去處,總能留下一批高質量且純粹的人才。
嶽不群之前一直在佈局制衡各教派,如今大體格局已經鼎定,朝廷內部也該梳理梳理了。
這種純行政人才、軍事人才的培養,就是嶽不群對朝廷內閣的一種制衡。
朝廷裡面,不能只有各大教派的人。
兵家、法家、農家、墨家等等,只要對中華帝國有用的學說,嶽不群都要想法子給恢復出來。
這是對整個修煉之道——道家的制衡。
在這個大爭之世裡,道家積蓄力量太容易了,輕易就獲得了最大的力量和權利。
但是這些力量和權利,如果沒有其他力量制衡,最後所有人都會迷失在這力量之下,慢慢變成了純力量的追求。
當單一思想把控了整個文明的時候,這個文明的發展,也就慢慢到了盡頭。
嶽不群希望中華帝國,能再次出現百家爭鳴。
在中華修煉起步後,再次出現百家爭鳴,那中華民族在修煉之道上,必定能走得更遠更高。
任盈盈感覺自己聽到了不應該聽的東西,低眉順眼,不再四處張望。
以前在燕京太和殿,她與日月教的精英們,談論的是如何提高弟子們的修為,如何防止教派出現腐敗,如何與其他各教爭鋒,如何與朝廷抗衡與妥協……
但從來沒有想過,要如何改變這個朝廷的內部架構。
也從來沒有想過,什麼社稷?什麼軍事?
也從來不知道,原來學宮的課程設定,居然會牽涉到這麼多的利益關係。
難怪日月教這個造反專業戶折騰了幾百年,也從來沒有成功過。
人家嶽太華只用了幾十年,皇位就落到了他家的頭上。
人家考慮的東西,與日月教一幫大佬考慮的東西,境界上差得太遠了。
活該人家成皇成仙!
任盈盈一邊心裡暗暗感嘆著,一遍凝神細細傾聽,這樣的機會,也許一輩子也碰不到一次。
遇到了一次就是天大的運氣!
任盈盈慢慢聽著嶽不群和弟子們閒聊,感覺自己的境界,也憑空提高了一層,對帝國朝廷頒發的一些原來覺得莫名其妙的法令,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