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九章:結隊道歉來了

蘇融融沒有接受他們帶來的雞蛋,因為那是他們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食物。現在大旱天的每一個人都不容易,因為沒有水源,地裡面的莊家都是長的枯黃的沒有一點生氣,地面也是裂開了。

像那玉米,因為沒有水個頭長的矮不說,身上結的玉米粒也是小小一顆的,看著就沒有什麼收成。

他們還把雞蛋拿來,現在要不是坐月子或是過年過節,根本就沒有誰家捨得吃雞蛋。

在差不多都要啃草根的時代,能夠為了道歉把雞蛋帶來,他們有這份心意蘇融融就已經很開心了,至少他們的誠意滿滿。

“蘇姑娘你還是把這雞蛋拿著吧,你不拿我們都不好意思見您。”婦人的兒子說,“我們聽隔壁村的人說了,他說你們現在挖的那個水渠可以通很多的水,可以惠濟很多的百姓,可是之前我們不知道我們聽信別人的話,覺得你們那裡挖出了水鬼耽誤了你們的工程。”

婦人的兒子在說這些話的時候,真的是誠意滿滿。而且他一邊說一邊向蘇融融道歉。

之前因為忙著假李浩的事情跟要照顧文恭,蘇融融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時間去關注外面的事情。

原來在婦人鬧過之後,關於“水鬼”的事情就傳開了。很多人都相信了謠言,覺得有水鬼出現的地方就意味著有很多的危險。

那待著水鬼的地方流出來的水他們誰也不敢吃,萬一把水鬼招進自己家裡面的水缸,以後哪個倒黴的被水鬼拉下去當替身都不知道。

所以附近那些村莊的百姓都紛紛的出聲要抵制他們的水渠工程,不讓他們繼續挖。

趙泯也是因為看見蘇融融最近太忙了就沒有把事情告訴給蘇融融知道。

當聽到他們把事情交代清楚,蘇融融突然感覺這個世界真是瘋狂,就那麼幾天的時間,這些百姓就又給她整出了其他的事情。

讓假李浩冒名頂替別人的名字去水渠工程散播謠言的嫌疑人還沒有找到,她現在又要出門去解釋事情……

“沒事,也不全你們,是我們這邊的工作做的不好,不然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蘇融融將他們打發回家之後,之前臉上帶著笑意跟他們說再見的人立即變回冷漠臉。

趙泯看著變臉變的那麼快的蘇融融,感覺有些震驚。沒有想到看起來柔柔弱弱的女孩子居然還會有這一面。

“趙泯你去把事情跟那些百姓解釋一下,還有我之前跟文恭寫的基本上,你出錢找些人幫忙做些影印,貼在村子最亮眼的地方,讓他們漲漲見識別以後有事沒事的就疑神疑鬼,覺得做什麼都是有錯的。”

進屋裡面蘇融融就把之前寫好說要給百姓科普一下知道的書交給趙泯,趙泯拿著書就離開了。

“剛才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些吵。”文恭看見蘇融融回來就把剛才外面發生的事情說出來,蘇融融給他解釋了一番。

“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事情。”說完這句話文恭就低頭了,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蘇融融也沒有去觀察他要做什麼事情,她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接下來這些天你會很忙,我一個男人肯定是不可能一直在床上躺著的,不然會讓別人笑話我不像男人。”

這男人剛才低頭就一直在想這事情?

“那要你做什麼,你傷口好了,傷疤結疤了?”看見文恭不說話,蘇融融直接一個白眼丟過去,“別以為我不知道,每一次我不在家你都偷偷跑出去,我那是不屑揭穿你,你還真當自己厲害了。”

……

趙泯跟婦人一家去給那些百姓解釋清楚,並且把蘇融融說要拿來給百姓科普的書也帶了過去。書交到村長那裡,由村長貼在村裡面的公告欄。

當那些科普書一出現的公告欄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

“村長你這貼的是啥啊,怎麼那麼多字?這瞧著都看不懂。”一個年老的婦人走上來看著那些書,科普書是被他們拆開了,一張張貼在牆上的,整整貼了大半個牆壁。

蘇融融在寫這些科普書的時候,可能忘記了這個世界很少有人會去讀書,大多數人都是文盲。她拿那麼多的書讓別人看,別人根本就看不懂。

文恭也沒有提醒她,蘇融融因為還在受現代的影響就忘記了他們讀書的事情。

聽到老婦人的話,村長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因為他也就是隻認得幾個幾個大字,上面寫的密密麻麻的這些字根本就看不懂。還是一位教書先生出來告訴他們,這些內容寫的是什麼。

聽到教書先生把科普書上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出來給他們聽,那些百姓才恍然大悟的說:“原來事情是這樣。”

有很多事情他們之前看見的,卻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的現象在這本書裡面都寫出來。

很多人聽著教書先生說的話都聽入迷了,有的人還特意跑回家裡面揹著小板凳出來聽書。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聽到與他們接觸不一樣的東西,書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即使文盲聽了也忍不住為它們著迷,因為裡面書的內容實在是太精彩了。

其他村裡面的做法也跟這個村莊一樣,都是請那些認得字的人一個字一個字的念給那些百姓聽。

百姓也終於知道自己錯怪了蘇融融他們。

因此,他們為耽誤水渠工程的進行都忍不住的羞愧了。有些百姓特意跑去蘇融融的家裡面向蘇融融道歉。

蘇融融看著突然跑進家裡面來的百姓有些措手不及,她只是想給這個世界的人們增添一些知識,但是沒有想到,這個世界的人們這麼質樸,怎麼善良,得到了饋贈,竟然那麼的想要回報她。

百姓們看見蘇融融怎麼也不肯接受自己帶來的東西,就十分不情願的回家。

回到自己村子裡面的百姓就想著自己怎麼也該為他們做些什麼才行,因為他們真的瞭解到這水渠是有利於百姓的大事,是有利於子子孫孫的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