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進院為正殿院,正殿面闊七間,綠琉璃瓦歇山頂,殿前寬大的青白石月臺高出第一進院五個臺階。
前有方磚鋪砌的前墀,月臺至府門連貫有丹陛橋,院落東西各有一座兩層翼樓,硬山頂筒瓦屋面。
整個院落高敞宏闊,盡顯親王府的威嚴氣勢。
港島那些所謂的豪宅和這裡比,在氣勢上那些都不叫玩意兒。
之後向北依次為二宮門院、寢殿院和後罩樓院。
有堂號名曰:多福軒、樂道堂、銀安殿、嘉樂堂等。
東西兩路院老頭老太太們就逛不動了,太累……
“也就是你們家人口多,九個孩子,將來孩子成家生孩子,港島也沒計劃生育,大幾十個孩子,再找老婆,三代就住能住滿王府。換一般小家小戶,還真擔不起這王府的福氣。”
王世襄不無羨慕的說道。
他就一個兒子,王敦煌。
給他這麼大一座王府他都不敢住,擔不住。
李源笑道:“我派一個港島施工隊過來吧,這邊的裝修隊未必好找。”
王世襄點頭道:“那也成,不過得找些聽話的,不然把王府給弄壞了可不成。”
李源笑道:“這您只管放心,自家的建築隊,誰敢翻浪?”
王世襄看著這座宏闊的王府,感慨道:“速度快一些,明年年底就差不多了。雕樑畫棟啊,二百多年前,也不過如此……”
李源樂道:“行啦,又不是過了明年就再見不著了。往後每年逢年過節的,您都過來坐一坐,不就每年能見著幾回了?”
王世襄哈哈笑罵道:“我以為你給我準備一間客房呢。”
李源大氣:“前面門房可是五開間,隨您住!當然,袁姨肯定是要住裡面的。放過去,袁姨是貴客親戚,王老哥您就當個老蒼頭就行。”
一夥人又是大笑,朱家溍道:“東路院還設了一戲臺,等你們喬遷新居的時候,我和小九上臺唱一出《穆桂英掛帥》!”
“好!”
一群人叫好,李源看著自家九兒,呵呵一笑。
看了看日頭,兩人要告辭了,臨別前李源對王世襄道:“王老哥,您是灑脫之人,經費放您那,我不怕少,就怕您不肯花。朱叔、啟功先生、溥傑先生他們都是大才,勞動他們本就不好意思,您可別摳摳搜搜的給他們吃素的。該叫堂會叫堂會,該吃大席吃大席。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得意須盡歡啊!”
王世襄哈哈笑道:“不用你操心,我們哪個月不聚一回?”
李源笑道:“得嘞!”
話雖如此,他卻知道,這幾個老倔頭多一分錢都不會花他的。
講究的人相交,在一個意境,講究君子之交淡淡如水。
當然,他們顯然是看錯人了……
朱家溍問道:“源子,什麼時候住回來啊?等你回來了,我們也有個好去處。”
眾人笑,李源道:“快了快了,再過個二三十年就差不多了!”
朱家溍氣道:“那你只能帶著酒菜,到我們墳頭上喝酒吃菜了。”
一眾人哈哈大笑!
李源攜女告辭,看著父女二人遠去,啟功嘖嘖道:“國朝氣運鼎盛,便會出這樣鍾靈毓秀之輩。他這個姑娘,初看尋常,只是個漂亮小丫頭。可多留意兩眼,才能看出來那也不是一般人,了不起,了不起啊。”
幾個前朝貴胄們,表情都複雜起來。
當年要是愛新覺羅家也有幾個這樣的人物,那會是什麼樣的結局呢……
……
“源子,哈哈哈!”
李源帶著女兒沿著長安街行走,準備回三里河,沒過府右街就被叫住了。
李源看向車上下來的梅長寧,樂道:“港島上那麼熱鬧,各路人馬齊聚,跟他孃的聯合國開間諜大會似的,你不在那鎮著,回來做什麼?”
梅長寧哈哈大笑著過來擁抱了下,又握手道:“這不是託你這尊大佛的福麼?港島上現在人馬雖多,可是敢亂來的不多。”
李源笑道:“少來這套!我可罩不住那麼大一座港島幾百萬人,能護住我們家就行了。少給我戴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