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嫂子問曹永珊道:“你和胖胖還沒好好在這邊玩兒過吧?”
曹永珊笑的甜美,點頭道:“沒呢,所以特別期待。阿幸也期待,他特別喜歡開大車,這次訂做了一輛,半夜起來擦洗了幾回。”
一家人笑。
四哥李湖叮囑李源道:“西面不算太平,這一大家子,你小心一點。”
李源笑道:“嗯,我知道了。”
等送家人們回了東路院上房後,李源也出了門,前往了芳嘉園小院。
當初答應婁秀,要以她的名字建一座博物館,就叫秀館,現在時機差不多成熟了。
爭取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號開館。
王世襄今年正好八十,但老頑童風采不減。
袁荃猷依舊溫雅,招呼李源落座後,給他斟了一杯茶水。
王世襄指了指弟子馬衛都,笑道:“算計著你這幾天要來,天天往這跑!”
馬衛都倒也實誠,小眼睛眯成一條縫,道:“大唐有一家明德拍賣行,我收到一些好玩意兒,明德直接高價收了,算是我的財神爺。對財神爺可不得敬著些?”
李源笑著對王世襄道:“我收了,等於不讓珍貴文物流出國去。過兩年徹底迴歸後,就開一家博物館。才收了幾件鎮館之寶,您給過過目。”
說著,從口袋裡拿出厚厚一疊照片來。
王世襄兩眼放光,馬衛都也顧不得許多擠了過來,袁荃猷也是收藏家,站在一旁。
等看到第一張照片,三人就麻了。
照片上赫然顯示著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一的《祭侄文稿》!
這不扯淡嗎?
馬衛都撓頭道:“這東西,應該在灣灣故宮裡啊。也沒聽說丟啊……”
王世襄扶了扶眼鏡,拿著照片左看右看,臉色越來越凝重,奇怪道:“不像是假的……不過得看到實物才能確認。”
在馬衛都伸手想接照片之際,老頭兒把照片遞給了自己老伴。
王世襄又看第二張照片,更麻了,蘇軾的《寒食帖》!
再看第三張照片,青銅器散氏盤!這件寶物在清朝時期就被認定為四大國寶之一,之所以這麼珍貴,不僅因為西周年代久遠,更因其盤底的三百五十七個字的銘文,詳細記錄了西周時期的土地制度,是極其重要的研究史料!
第四張照片,《富春山居圖》,元代畫家黃公望的作品……
第五張照片,翠玉白菜!
第六張照片,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
王世襄看不下去了,把照片放下問李源道:“這些可都在對面故宮裡收藏著,你從哪來的?”
李源笑道:“買的嘛。”
光頭去世時沒去,條件不成熟,他兒子去世時倒是過去了一趟。
用細心準備好的贗品去掉包,至今沒人發現,估計要等到這邊開館之後了。
剩下的照片馬衛都拿起來看,小眼睛睜的溜圓。
看著看著表情僵住了,拿出一張遞給了袁荃猷。
袁荃猷接過一看,“喲”了聲,道:“這……這不是……”
王世襄聽著不對,站起來一看,更無語了。
這是他和老伴年輕時幾乎傾家蕩產買到手的唐琴“大聖遺音”!!
為了這方古琴,王世襄和袁荃猷以飾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畫大觀》換得黃金約五兩,再加翠戒三枚,其中一枚還是王世襄母親的遺物,最終才求得此琴。
混亂年代,被人抄跑了……
李源恍若不知,道:“怎麼了?是發現哪個不對了嗎?”
王世襄沒好氣道:“源子,我那些東西,你可收藏好了!”
兩口子每年過生日,一年還回來一件,如今連這件至寶都在,老兩口又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