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道路好走,役用馬又多,還有拉爾馬這玩意,所以哪怕是十幾噸的大傢伙,陸軍也敢硬拖著上戰場,六月份開始的北伐戰役裡,京州南線戰役、京師戰役以及現在的鎮北城戰役,三場大戰裡,這款重型火炮都是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
超遠距離目標,由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負責。
而普通遠距離目標由五十二年型一百毫米三十倍徑加農炮負責,這玩意被海軍改造後搬上戰艦效果不佳,但是在陸軍這邊使用卻是非常適合,七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再搭配非常輕,只有一噸多點的戰鬥全重,讓陸軍方面一直都非常喜歡使用這款火炮作為野戰遠端火炮使用。
此外也還有少量的五十三年型一百五十毫米二十三倍徑野戰炮,軍方對這款火炮也比較滿意,射程有八千米,關鍵的是口徑也大,威力十足。
陸軍就喜歡口徑大射程遠的火炮!
雖然重量還是略微大了一些,行進全重七噸多,戰鬥全重五噸多,其機動能力堪憂,但是這一點問題都沒有。
那個啥,十幾噸的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人家陸軍都敢強行拉著上戰場,更別說這些只有行進全重七噸多點的火炮了。
除了上述三款負責六千米以上目標的遠端壓制火炮外。
還有負責中等距離的火力支援火炮,包括改進多次的五十一年型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其最新改進型的有效射程已經是達到了四千五百米,看似射程不咋地,但是這火炮重量輕啊,可以滿世界拉著炮,抵近戰場直接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再有就是五十二年型一百二十毫米十二倍徑榴彈炮了,這玩意有效射程也只有五千五百米,但是同樣是重量很輕,只有兩噸多的行進全重,戰鬥重量也只有一噸多點。
上述的一百五十毫米三十倍徑加農炮,一百五十毫米二十三倍野戰炮,一百五十毫米十一倍榴彈炮,一百二十毫米十二倍榴彈炮,一百毫米三十倍加農炮,形成了陸軍獨立炮兵部隊的主要火力。
通常是軍屬獨立炮兵團,配屬一百毫米加農炮、一百五十毫米短管榴彈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
而炮兵旅則是按照不同的作戰任務和預定作戰區域,分別配屬一百五十毫米野戰炮,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一百毫米加農炮。
因為戰爭時期,各獨立炮兵團的火炮配置是有些混亂的,很難徹底保持一致性。
至於師屬火炮,這個就簡單了,大部分是七十五毫米二十倍野戰炮,還有一部分七十五毫米十四倍徑榴彈炮。
除了上述的身管火炮外,其實陸軍裡還有一種剛服役沒多久,數量不算多的七十五毫米口徑的身管火炮,也就是五十三年型七十五毫米九倍步兵炮。
這玩意是直接配屬給步兵團的火炮,只有九倍身管,重量才兩百多公斤,輕得很,有效射程雖然短了點只有一千八百米,但是可平射當加農炮打土木工事,可曲射當榴彈炮用,必要時候還能大角度曲射當臼炮用,而且這玩意看似射程和速射臼炮差不多,但是你得知道,這玩意可是線膛身管火炮,精度不是那些滑膛炮管的速射臼炮可以相提並論的。
對付一些敵軍固定堡壘的時候,這玩意比速射臼炮好用多了。
這剛服役呢,就廣受部隊的歡迎,不過產量一時半會還提不上來,畢竟這玩意再好也不可能擠佔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以及榴彈炮的資源,更別說擠佔其他中大口徑火炮的產能了,所以產量有點低,暫時只少量配屬了部分主力部隊。
對於陸軍來說,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才是步兵師的主要支援火力,而一百毫米以上的一百五十毫米火炮那才是當家火力!
至於什麼七十五毫米輕型步兵炮,八十毫米速射臼炮之類的,那都是輔助武器,生產是會生產,但是也別指望高層能夠抽調太多的資源了。
所以現在這種七十五毫米步兵炮,暫時總產量還不算大,撐死了也就百來門,主要是服役於幾個主力部隊,包括第四師。
同樣作為新式武器服役在重點部隊的,還有五十三年型八十毫米速射臼炮。
該款速射臼炮和早期的八十毫米速射臼炮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產物了,經過持續改進後,目前被各主力部隊充當主力速射臼炮使用的五十三年型八十毫米速射臼炮效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該型號今年六月份剛改進設計完畢服役,相對於早期型號,採用了質量更高的鋼製炮管以及加工工藝,同時為了承受更強的膛壓,炮管也是做的比較厚,這些都是為了提升射程。
不過提升射程之後,整炮重量比早期型號上升的比較明顯,但是依舊可以透過拆分,增加炮組成員的方式保持一定的機動能力。
不僅僅是炮管更好,而且這款速射臼炮的炮彈也是經過了重新的射擊,採用了更多的栗色火藥作為發射藥,以獲得更高的有效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