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原本對李簡就印象十分良好的王老爺子,忍不住念頭一轉,一臉期待的開口問道:
“小簡,這塊墨你怎麼看?”
本來已經閉口不言,不打算再出風頭的李簡,見人家王老爺子問到自己這兒了,也不好推辭,斟酌了一下說辭後,開口道:
“既然王爺爺問了,那我就隨便說說。是對是錯,您老指正!”
接著,李簡伸手指著已經放回盒中的墨錠,繼續道:
“雖然因為年代久遠,表面的墨香已經揮發殆盡。但從紋理、觸感和密度上推斷,我認為,這是被譽為‘墨中神品’的‘松梵’!”
李簡語氣篤定的話音一落,幾個覺著這名字有些陌生又隱約有些熟悉的小輩還在發懵的時候,幾位老爺子的眼睛卻亮了起來。王老爺子更是一臉讚許的看著李簡,追問道:
“詳細說說。”
“宋朝制墨大家層出不窮。徽墨更是達到鼎盛。黟縣、歙縣、新安成了當時最大的名墨產地。
黟縣名匠張遇,首創‘松煙墨’,其子張谷,其孫張處厚,三代名家。所制墨錠加入麝香、金箔,被稱為‘龍香劑’。
沈桂以松脂、漆滓燒得極黑的煙,名為漆煙,人稱其墨“十年如石,一點如漆”。他是漆煙墨的創始者。
吳磁所造之墨的妙處在於“滓不留硯”,曾得宋孝宗犒賞緡錢兩萬的獎勵。
……”
說到這裡,李簡頓了頓,再次將手指指向放在桌上盒中的墨錠,繼續道:
“然而,宋朝雖然名墨疊出,名家無數。但要是說這些人中最有名氣的制墨名家,還要說是歙縣的潘谷,號稱‘墨仙’。
而這位墨仙最有名的墨品,就是‘松梵’和‘狻猊’,據說‘香徹肌骨,磨研至盡而香不衰’,被譽為‘墨中神品’
因為‘墨仙’的墨,讓他成為當時文人追捧的名家。當時詩詞大家蘇東坡的一首名為《孫祖志寄墨》的詩,寫的就是他和他的墨。
‘珍材取樂浪,妙手惟潘翁。’、‘墨成不敢用,進入蓬萊宮;’。
後來,這位‘墨仙’因為醉酒溺斃,蘇東坡又寫了另一首詩悼念他‘一朝入海尋李白,空看人間畫墨仙’。能與鼎鼎‘詩仙’李白共入詩句,可見蘇東坡對這位‘墨仙’的推崇。
而這墨錠,從質地、紋理,以及幾乎但不可聞的松香,我確信是‘墨仙神品’,‘松梵’無疑!”
李簡一番引經據典,一番有理有據的論證。徹底震傻了一眾小輩,看花了路雨霏的雙眼。而眾位早已經知道這墨錠底細,早就對李簡刮目相看的老爺子,眼中的讚賞之色更加濃郁。
甚至當李簡說完,幾位老爺子都忍不住鼓起巴掌來。
作為‘主考官’的王老爺子更是高高的翹起了大拇指,不吝自曝其短的道:
“小簡,你是這個。至少在甄鑑方面,比我們幾個老傢伙都強。我當初剛剛在南都淘到這塊墨的時候,只是知道這是塊古墨,是松煙墨,應該是宋朝的。但是不管是我,還是這幾個老傢伙,沒有一個人能叫的準。
後來還是故宮博物院的老白幫我們鑑定出來的。其他的方面我不知道,但至少就從這塊墨的鑑定上,你跟老白是一個級別的。老白你不認識吧,這老東西是故宮博物院雜項專家,現在退了,是故宮博物院的榮譽院長。”(未完待續。